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4日 星期二

    屡被质疑的青创赛,该彻底反思了

    作者:董晓伟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4日 02版)

        【网言】

        据媒体报道,7月13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就“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的质疑发布声明称,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获奖作品的获奖学生陈某某,系该所研究员之子,目前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并将及时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在重视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当下,小学生能研究癌症相关基因似乎并不意外,但公众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该项目的部分实验记录显示,陈“神童”在2018年1月9日还不知道什么是基因,4天以后就学会了相关知识。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一次引发质疑。青创赛之所以多次出现名不副实的科研项目,无非是因为与升学挂钩。尽管教育部已经印发意见,明确从今年开始高校自主招生正式取消,青创赛已经不能为高考加分,但在很多省市,青创赛比赛成绩仍是中考录取的加分选项。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升学机会,一些有条件的家长“合理利用规则”也就不难理解。

        作为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青创赛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该项赛事已经背离了设置的初衷。

        当比赛屡被质疑、作品频涉造假,当从拼智力拼创新拼实践,变成拼家庭资源拼人脉时,相关部门已经不能再坐视不管。强化比赛全流程的监管,加强参赛选手的背景审核,对研究项目能达到的成果进行科学评估,有舞弊嫌疑的一律禁赛等,多管齐下,才能创造更公平良好的比赛环境。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把比赛与升学脱钩,才能真正让比赛回归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的正确道路上。

        (原载于人民网 作者:董晓伟 摘编:项锋、徐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