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1日 星期六

    激活古典传统 聚焦书法创作

    ——读朱天曙《书法答问》

    作者:刘诗桐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1日 09版)

        《书法答问》 

        朱天曙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读书者说】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严肃的、死板的,它存在于传世的文字间,存在于博物馆的藏品中,存在于凝结的时空里。诚然,古典传统应当是严肃且神圣的,但如果艺术创作没有“生命力”,展示出来的必定是呆板生硬,少了一份“鲜活”。而这种“鲜活”的解读,引用朱天曙教授《书法答问》里的话来说,即是——“外在的是形式,内在的是精神”。

        所有艺术,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将艺术家对某物或某件事的感受传达给观者,即使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其中汲取精华的书法艺术也是如此。书法创作,就是书家选择了书写内容以及选择了合适的书体、书风,通过某一种形式展现出来,其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书家个人的精神的外在呈现,朱教授在书中说:“艺术创作和欣赏,不管学习什么,都要产生心灵深处的体悟和共鸣。”《书法答问》正是作者和读者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朱天曙教授《书法答问》这本书,是他在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著名大学讲课的实录整理,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一”:“一本书学笔记”“一部书法小传”和“一部书法图录”。

    一本书学笔记

        《书法答问》是一本讨论书法创作的书,是根据朱教授在书法实践课上的讲课内容整理汇编而成,所以呈现的方式都是“一问一答”,激活了古典的书法传统,使传统生动活泼起来。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从中国书法最基本的笔法讲起,首先介绍了书法所用到的工具,向读者讲解了笔、墨、纸、砚以及初学者如何选择;接着就讲到了笔法和墨法:如何执笔和如何用笔等。除此之外,作者还解释了“折钗股”和“屋漏痕”这些专业名词的含义。因为是书法实践课,每个问题朱教授都给出了很细致的回答,甚至附上了正确的执笔方法图片,所以,即使书法初学者阅读这本书也毫无困难。

        中编即以各种书体较有代表性的字帖为例,细细讲解各体的学习方法。比如习大篆《石鼓文》者,朱教授就提出了要“探微鉴玄”,并举出了书法史上临《石鼓文》的名家,推荐给读者借鉴学习。再如,对于学楷书者,作者不仅仅解释了为什么初学者以颜体、柳体入门不妥当,还介绍了楷书的三个系统(晋楷、魏楷和中唐楷书),阐述楷书这三大系统的审美特点、代表人物和书写难度,最后则指出了学楷书者以晋楷入门为最佳,因其“结字重心平稳、变化有度,在平稳中又有俯仰欹正之势,左右上下有疏密对比和呼应。”

        书的上编和中编介绍了书法的基本笔法以及碑帖,下编则重点探讨了书法的审美内涵,包括艺术特征、欣赏内容、“诗书画印”一体的传统和古代经典书论等。朱教授从书法何时作为一门艺术开始讲起,将书法史娓娓道来,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书法专业的知识,还有文字学、古代文学等专业的知识,让读者认识到从“书写”到“书法”是一个过程,而每个人学习书法也需要一个过程。

        书的最后,作者还探讨了当代的书法创作,在现在各类展览的推动下,我们应如何认识创作?又如何对待展览?从而如何提升自己的创作高度,朱教授都一一给予了回答。他还强调“诗书画印一体”,并讲述了自己的学书心得,这对读者学习书法也是一个极佳的借鉴机会。

    一部书法小传

        朱天曙教授作为著名书法家和书法史学者,他在写作上十分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一问一答”的形式往往会散于纷繁或缺漏。可能上一个问题的回答很长,但下一个问题又没什么联系。《书法答问》全书共三编十五课,每一课中的问题都环环相扣,联系紧密,把阅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囊括其中。这种问答的方式,表层是教授与学生的问答和探讨并行,深层则是作者给读者揭开了蒙在中国书法这门传统艺术上的一层纱,并巨细无遗地向学书者们讲述了入门之道。学习书法并不是高不可攀,每个人都可以入门;而各门艺术也不是孤岛,“融通”后才能集大成。正如朱天曙教授用十六个字概括中国书法的文化理想:“正见力学,深美闳约,文心诗境,圆融神明”,这是学书者应有的精神与追求,对于艺术创作者,基本功乃是必需,但形式是外在,精神才是核心,这是学书者应有的精神与追求。

    一部书法图录

        《书法答问》这本书以书法实践课为媒介,聚焦书法创作,以介绍古典传统——书法的基础知识为主,书中配上了大量的作品图片,每一幅作品都是高清大图,每件图版都有生动的解释和丰富的信息量,很多图版来源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朱天曙教授认为,历代名家作品图片作为研究书法的“文献”,应该十分重视“解读”图片的各种信息。书法创作和理论类专业不一样,要研究艺术作品,所以书法类图书、文章的配图更应当清晰,作品信息也应当准确客观。我们要从初学伊始就熟悉图版,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收集作品图片,读书的时候除丛辑、书史、理论等,也要注重运用好的工具书、图录和鉴定类图书。

        《书法答问》既是一本讲述书法技法和审美的书,深入浅出,引人初窥学书门径,同时也是一本充满了人文精神的艺术随笔,以答问的形式,从古典传统入手,来剖析书法创作。近代以来,章太炎《小学答问》、康有为《桂学答问》、张之洞《书目答问》、朱德熙《语法答问》等都运用“答问”体传道解惑,《书法答问》正是继承这一教学传统,由浅入深,由技入道,技道两合,它的艺术和学术价值将在中国书法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凸现。

        (作者:刘诗桐,系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