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故事】
我叫李秀丽,是厦门市第五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长,福建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1月26日,我用一分钟的时间,作出了最难忘的决定:自愿参加福建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在武汉坚守金银潭红区,“以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信念和付出,我们完成了救治任务,交出了傲人的成绩单。
1月26日,大年初一当我得知疫情肆虐的武汉需要增援时,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具有20多年护理工作经验,熟悉掌握各种神经、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的我,义无反顾地报名了。我身处其职,驰援武汉,义不容辞。
出发前的半小时,我还和同事、患者细细交代各项事宜;出发时,甚至都来不及跟女儿说声再见。我和同事林豪俊连夜出发去福州集合,前往武汉。
出发时,我是平静的;到了武汉,我的情绪“溃堤”了。
机场通往驻地的路上,道路空旷,车辆稀少,天空阴沉,凉风拂面。我不禁潸然泪下,我想尽我最大的努力,让这座城市早日恢复生机。
抵达武汉后,我就和“战友们”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后,我们迅速投入到抗疫一线中。
1月29日,我们医疗队接管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12楼病区。我们护理组第一个夜班就收治了5名患者,此前在新闻上看到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尤其看到医院一些医护人员被感染,有的在家隔离,有的住院治疗,有的吃住在医院,心灵一次次受到冲击。
每天上班,我们都穿戴着厚厚的防护服给患者巡视观察护理,发餐、翻身、擦洗、处理排泄物,清洁病区环境,整理医用和患者垃圾。防护服隔离病毒也隔音,为更好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我便会打印出来一行字:武汉加油,祝您早日康复!
当时有位老奶奶新入院不配合治疗,我耐心和她聊天,了解她的需求,不厌其烦地帮她放回自己拔掉的氧气管,一口口把饭喂到她口中,哄她喝酸奶、吃苹果,让她开心。
4小时的工作中,我们会因劳累而汗流浃背,视线模糊,会因缺氧而头胀头痛,恶心不适。但不论怎么不舒服,我和“战友们”一刻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尽可能给予患者多一些、再多一些的护理和关爱。每当看到患者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口罩勒痕的烧痛感、防护服的不适感都化作了救助生命的工作热情。
2月2日,我再次全副武装,紧急转战武汉金银潭医院,在工作中与组员们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截至3月20日,我们所在的福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累计收治246例患者,其中危重病人73例,治愈出院165例,创造了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的成绩。
“聚是一团火,散为满天星”,完成援鄂抗疫工作,平安回到厦门市第五医院后,我仍然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服从工作安排,由原来的呼吸内科调到隔离病房,用坚强的信念点燃自我定义的那颗星,继续尽己所能,为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和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困难再大,大不过我们的勇气和担当。在武汉奋战的58天里,我感受了生命逝去的悲伤,也见证了康复者出院的感恩;看到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事迹,也体会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残酷。
武汉抗疫历练了我,也让我明白人生漫长又短暂,生命脆弱而又坚强,平凡即幸福。我为自己是这场战役的一员感到自豪,也为拥有这么多并肩作战的战友感到骄傲。
唯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作者:李秀丽 本报记者 马跃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