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3日 星期五

    “能提高北斗系统性能的事,我们干!”

    讲述人:北斗三号控制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陈斌

    作者: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3日 07版)

        陈斌 资料照片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星箭分离71秒后,太阳翼成功展开,相比同轨道其他卫星缩短了约30分钟。这颗创新性地采用了太阳翼展开时序优化设计方案的卫星,通过箭载摄像头传回了“羽翼伸展,金光璀璨”的影像,为北斗全球组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实现这“精彩一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北斗三号控制分系统研制团队细心完善技术方案,多角度全方位验证,确保更改万无一失。

        今年是我加入中国航天大家庭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我参与完成了31颗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先后20次奔赴基地执行任务,经历了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的磨砺与洗礼,一步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北斗人。

        2011年春,正值北斗二号密集发射期,我光荣地加入了北斗团队,参与到北斗二号研制任务中。正是在那里,我学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课。

        在发射场模飞测试北斗二号MEO(中地球轨道)双星时,开始很顺利,但从对日姿态转为对地姿态时,却出现了一个之前从未发生的现象,随后多次重复测试,该现象都不再复现。面对这个极小概率问题,团队并没有轻易放过。在主任设计师尹泉的带领下,我和另一位同事趴在测试间足足两天,仔细分析程序设计逻辑,再一一比对操作过程,终于找到了这个只可能在64毫秒极短时段内遇到的情况。问题解决了,我也从前辈似乎有些偏执的态度中深刻领会了北斗人“不放过任何疑点”的执着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确保了北斗任务一次又一次成功完成。

        北斗三号组网初期,我被调入北斗三号研制团队。在主任设计师王雪涛和严嵘的带领下,我们以极少的人力完成了艰巨任务。

        2015年,就在MEO试验双星发射前夕,型号队伍对卫星的姿态方案进行了优化论证,但这种方案在高轨卫星中从未使用过,而出厂前改状态更是犯了“禁忌”。要不要“吃这个螃蟹”?大家对此态度不一。作为负责软件的副主任设计师,我内心顾虑重重。争执不下之时,负责控制推进系统的北斗三号副总设计师高益军一锤定音:“能提高北斗系统性能的事,我们干!”

        经过近一个月披星戴月的高强度工作,我们终于赶上了卫星在轨验证。看到完美的姿态曲线的那一刻,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北斗人的担当。

        今后,我和队友们将继续奋战在一线,把“打造更完美的北斗”理念应用于在轨管理,确保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并提供精准的服务。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蕾、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