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2日 星期四

    新冠病毒大流行和来自太空的启示

    作者:吴季 让-雅克·多尔丹 查尔斯·博尔登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2日 16版)

        中国科研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图为科研人员在进行新冠疫苗研发工作。新华社发

        编者按   

        从太空俯瞰,地球这颗蓝色星球是这样孤独。居于其上的人们,是我们目前所知的宇宙中的唯一智慧生命。今天,新冠病毒仍在肆虐,它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不会因为国别或种族就对谁网开一面。在面对新冠病毒时,互相指责还是携手应对?本篇文章的三位作者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NSSC)原主任,欧中空间局(ESA)原局长和美国航空宇航局(NASA)原局长。他们希望通过太空对人类的启示,唤醒人类团结一致应对疫情的意识。同时,这些来自太空的启示,也是我们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最好的精神境界和参考坐标。三位作者经过讨论,将这个想法写成此文,其核心内容已在《自然》杂志上以通信形式发表。这里刊出的是他们全文的中文版。该文也将以英文、法文在不同的国际主流媒体上刊出。

        近来,新冠病毒的疫情信息占据了所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大量版面。一方面,我们不得不关心那些有我们亲属或者朋友的国家里新确诊病例的情况;另一方面,当看到数字仍在不断的增长或上下跳动的时候,就像是看到了那些病人正在哭泣和死亡。更有甚者,还有那些关于“甩锅”和相互攻击的负面消息。

        曾几何时,我们都认为,当人类受到来自天外敌人攻击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团结一致和它们斗争。但是,现在我们面对新冠病毒这个突如其来的共同敌人的时候,我们却没有看见那种人类应该具有的、足够的、团结一致的精神,现实和理想似乎相差甚远。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那种理想中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呢?人类的精英阶层和领导人们是否都具有这样的精神境界呢?这里,我们想通过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来,从太空得到的三次启示做些探讨。

        第一次启示,来自太空时代的开始阶段。当宇航员飞过110公里高的冯·卡门线,就真正进入了太空。他们看到了黑色的宇宙,布满繁星的银河系。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具有曲率的地球边界和那一层薄薄的大气层。白云、海洋、山川、大地从脚下飞快地划过。他们惊叹人类的伟大,居然能够通过科学与技术使自己在如此高的高度上飞翔;同时他们也惊叹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从太空中无法将他们分辨。在宏大的宇宙和自然中,人类不过是千万生灵中的一种而已。

        凡是到过太空的宇航员,都曾讲述过他们对地球上那层薄薄的大气的怜悯心态——她如此之脆弱和易于被破坏。如果大气层被破坏殆尽,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将毁灭于太空辐射。从更为哲学的层面来讲,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想到过人生、亲情、友谊,祖国,脚下的白云、蓝海、甚至黄色的沙漠都是那样的美丽,人类就是大地的孩子,无论如何都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好地球环境,不容许把她毁掉。他们在任务结束回到地面上之后,大多自然而然地成了环境保护主义者、国际合作的推动者、可持续发展的倡议者和世界和平的使者。我们将这种情怀称为太空情怀。

        第二次启示,来自于阿波罗计划宇航员的发现。人类在进入太空之后,必然会走得更远,并来到月球。在那个距离上,当他们回望地球的时候,得到了太空给人带来的第二次启示。正如阿波罗8号宇航员说的那句话:我们长途奔袭来到这里探索月球,但实际上我们发现的是我们的地球。那幅地球从月面上伴随着飞船的高度变化升起的景色已成为改变人类对地球认知的里程碑。在那个距离上,我们发现地球就是一个蓝色的行星,她在黑色的宇宙中孤独地旋转。在向着太阳那一面,蓝色的海洋以及白云点点;在背向太阳的一面,或许会有闪电和极光显现。从那里看去,地球如同金星、火星一样,就是一个天体,一颗行星;但她又是如此的特殊,水在地球上恰好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经过数十亿年孕育了生命,甚至智慧生命——我们人类。就我们所知,已经可以判定,人类就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因此,肤色的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别都不能掩盖我们实际上就只有一个名字——人类。我们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文明,我们有责任保护、发展并使其永续。正因为我们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我们有义务探索、研究和保护太阳系,利用和开发其中的资源,享受其壮丽的景色。这种将地球作为一颗行星,站得更高想得更远的情怀,也可称之为行星情怀。

        第三次启示来自于人类在20世纪90年代发现了第一颗系外行星之后。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的系外行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数千颗。在太阳系之外,几乎每颗恒星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行星围绕其旋转。那么其中一定有表面存在液态水的类地行星,而其上是否有生命、甚至是否存在智慧生命就成了真正的科学命题。当我们面对地外文明的时候,他们的科技、文化和我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们沟通呢?

        来自于科幻的叙事设定,曾经把这些外来的文明描写为侵略性文明。他们到地球上来就是因为自己的能量不能满足需求,要来掠夺我们的资源。但实际情况大概率不会是这样的。首先,高度发展的文明是不会将自身生存的环境内的资源耗尽的。其次,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到处都是,用之不竭,他们也没有必要非要到如此平凡的太阳系来掠夺能量。如同我们渴望和他们交流的目的一样,他们一定是希望和我们交流对宇宙的认知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因此,交流、沟通,相互学习与合作,将是未来人类与地外文明建立联系的主要目的。这就是太空给人类带来的第三次启示,也可称之为宇宙情怀。

        太空情怀、行星情怀和宇宙情怀,都是太空为人类带来的启示,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太空情怀。

        也许有人会问,只有那几百个宇航员才能具有太空情怀吗?只有那二十几个阿波罗宇航员才具有行星情怀吗?只有那些参与系外行星观测的天文学家才具有宇宙情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由于人类发明了文字,我们可以从那些宇航员们的文字中体会他们的感受——从“地球是圆的”到“蓝色弹珠”,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描述。当然,如果是用自己的双眼现场看到那些景色,并亲身在太空经历过这些感受,一定会更加终身难忘。因此,我们非常支持各国政府发展太空事业,特别是那些航天大国应该发展载人航天活动,支持太空旅游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太空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我们三位作者,来自地球上的三个大洲,说着三种语言,甚至代表了三种肤色,还分别是科学家、工程师和宇航员。正是因为上述的太空情怀,使我们成了朋友。我们都是地球这艘航船上的船员。我们想用我们的体验,再次向读者转达太空给人类带来的这三个重要启示。

        今天,当人类真的面对我们共同的敌人——新冠病毒的时候,我们发现那些具有太空情怀的人,一定是能够团结一致,携起手来,共同面对病毒并协力战胜它的人。如果他们再向前走一步,就应该尽力借此机会,重新塑造这个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团结、更和谐和更美好的未来,使其能够可持续地不断发展,永续万代。

        (作者:吴季,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NSSC)原主任;让-雅克·多尔丹,系欧中空间局(ESA)原局长;查尔斯·博尔登,系美国航空宇航局(NASA)原局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