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30日 星期二

    食育,既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
    真正的食育,要培育孩子对食物和自然环境的爱护之心——

    加强“食育” 刻不容缓

    作者:宁本涛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30日 14版)

        防疫当前及疫情过后,我们最应该改变的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因此,多元协同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全面、全力和全方位加强“食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何谓“食育”?顾名思义,就是以食物为载体的教育,关乎每一个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具体指每个国民为在自己一生中能够实现健全的饮食生活、继承饮食文化传统、确保健康而自觉培养良好饮食生活习惯、学习关于饮食各种知识及选择食品的判断能力的学习过程。

        “食育”一词,最早于1896年由日本著名的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石冢左玄说:“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亚洲最早开始进行食育的国家是日本。2005年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将其作为一项国民运动,通过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识以及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对食物的感恩之心等,来达到“通过食育,培养国民终生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这一目的。

        我国自古就有丰富多彩“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文化与传统,但难登大雅之堂,关于食育的传播和普及不系统、不全面,重“食”轻“智”、重“味”轻“体”、重“用”轻“劳”、重“取”轻“德”。在食品工业化年代,乱采乱捕、垃圾食品、有毒食品等引发的食品安全和“三高”(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慢性病高发问题屡见不鲜,通过饮食过程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爱心和艺术想象力创造力更是无从谈起。

        综上,真正的食育,不仅是单纯的饮食知识、餐桌礼仪和食品营养搭配的教育,更要培育孩子对食物和自然环境的爱护之心,从而减少对事物以及资源的浪费,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和尊重植物、动物,培养敬天惜物的精神。食育作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重要基础,收获的也不仅是健康的体魄,还有丰富美好的心灵。

        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食育是与健康教育放在一起的。早在1990年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就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但在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健康教育课已不再是中小学的一门单独课程。2008年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载体,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物等相关课程结合渗透。尽管教育政策要求很明朗,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被边缘化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全面加强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食育工作迫在眉睫。

        第一,要在继承传统饮食文化上下功夫,让孩子们吃出“德”来。在我国,食育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孔融让梨”等做人应该懂得礼让的经典故事,又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饮食贵有节,做事贵有恒”的人生智慧。食育中蕴藏着众多深刻的国学精髓。早在25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总结出了健康饮食的法则,规范了食物的内容与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学习食育,动手创作,浇水施肥,了解土壤与自然,就能越早了解中国文化与自然规律。

        第二,要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上下功夫,让孩子们吃出“智”来。目前,我国的食育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譬如,日本、丹麦等国家已有相对完善的食育体系。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纷纷设立了“营养日”“营养周”或“营养月”,高度重视食物营养结构搭配。

        第三,要在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上下功夫,让孩子吃出“体”来。没有接触和真实体验,孩子怎能爱上天然食物。教师和家长要把孩子们带进大自然,穿过田野,走进菜园,亲自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了解食物从土壤到餐桌的魔力,见证一粒种子的成长,通过辛勤的灌溉劳作,变成餐桌上的美食。在用餐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自觉平衡膳食结构、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养成低脂、低盐饮食和细嚼慢咽的好习惯。细细咀嚼食物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也能让孩子们养成敬畏食物的心情。

        第四,要在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上下功夫,让孩子们吃出“美”来。许多孩子在进食时,常常只图美味而不及其余,其实和食育缺乏创意有关。家长和教师可以在食育过程中,把桌上餐食以及餐具艺术化一些,比如,一道加入了海带的五香菜串,其海带丝就像扎在姑娘头上的黑丝带等。儿童对此有兴趣之后,对每一种饮食都会做极为丰富的艺术联想,还可提高审美情趣。

        第五,要在培养学生积极人生观上下功夫,让孩子们吃出“劳”来。开设烹饪课或者让学生参与食堂配餐等活动,能让孩子们辨别五谷杂粮,识别口中之物从何而来,懂得如何为自己健康负责,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感恩自然的馈赠,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强大的责任心。同时,加深对学生“劳动才有收获,不劳者不得食”以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学会与他人一起分享食物的劳动价值体验。

        食育,既是回归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你是为了吃饭而生活,还是为了生活而吃饭呢?”这是对食育的本质拷问,值得我们进一步回味和反思。

        (作者:宁本涛,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