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6日 星期五

    一封让苏步青“谨启”的信

    作者:邵建新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6日 08版)

        一天,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苏步青收到一封外观精美的信函。信封上在苏的大名后面是“谨启”二字。苏教授一看到这个“谨”字就生气了。怎么能对收件人指手画脚,让人家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开封呢?苏步青本来想不拆开,直接就将这封信退回去。但为了弄清写信人的身份,他还是拆开了这封信。原来信里面是一位大学讲师寄来的一篇论文,他想请苏老审阅论文,提提高见。苏教授没有细看内容,便决定立即原封退回,并写了一张回条。回条写得很诙谐。大意是:收到你的信,我不敢看。因为我这个人太随便,不“谨”严,保密观念差,看了对你没好处,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参见王增藩《苏步青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谨”字的基本词义有慎重、小心之意,也有郑重、恭敬之意。“谨”字既然有恭敬、尊重他人之意,所以用来表示自谦,是个常用的谦辞。如“谨上”(用于书信具名后的客套话)“谨呈”“谨祝”“谨此致谢”等。信封上收件人栏目一般写作“xxx先生(同志)收”,典雅一点则不用“收”字,而用诸如“台鉴”“钧鉴”“尊鉴”等敬辞。上面所说的那位讲师就是因为信封上误写了一个“谨”字,让对方产生了不礼貌、不尊重之感,结果使得自己写信的目的无法达成。这只能怪讲师自己错把谦辞当敬辞,给自己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苏步青收到这样一封错把谦辞当敬辞的信件,生气归生气,最终还是用很个性化的“苏”式回条给那位讲师一个善意的提醒:要提升文化修养,补一补“礼仪文化”课,否则就会影响到交际效果。苏老的这个拒收逸事,是一则教大家学习礼仪用语、注重语言得体的生动素材。

        (作者:邵建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