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畔的贵州省赤水市,拥有132.8万亩竹林。茫茫竹海让一方山水富于灵气,也涌动着无限财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正在惠及赤水的几十万群众,一根根竹子筑起了一条通往小康的绿色之路。
生态之竹
“全镇有134.2平方公里土地,竹子覆盖面积有15万亩。2000年左右,我们开始搞退耕还林,逐步开始培育竹林。”丙安镇党委书记袁富莘表示,现在全镇种植的竹子有100种以上。
“看着舒心啊。现在店门推开,就看见竹山,以前就是光秃秃的土山。”在丙安镇村民周多勤经营门店的马路对面,就是满山的竹林。百万亩竹海让赤水市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3.4%提高到2018年的82.77%,形成了以满山翠竹为底色的秀美生态环境。
从土山到竹山究竟给赤水环境带来多大的改变?“我们充分考量竹子固土护坡、涵养水源的生态效益,推行‘以竹代木’,每年实现木材替代60万立方米,每年节约6万亩森林,每年向赤水河减少排入长江的泥沙量近500万吨。”赤水市副市长张小平说。如今赤水市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5.6万个,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100%,连绵翠竹让赤水的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为长江上游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竹林有了,如何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张小平表示,赤水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竹业建设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市级领导挂帮制度,建立行政和技术业务“双线”责任制,把组织发动、土地丈量、原料保障等群众工作,明确由乡镇政府具体负责,把外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监督等技术事务,明确由林业部门主管负责,进一步明确了竹林的权、责、利,建立健全了竹山经营责任制。
致富之竹
“竹子产业在我们这里就是最大的产业。去年我们砍了4万吨杂竹,1万吨楠竹。光这些收入,就能保证农民脱贫。”袁富莘仔细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4万吨杂竹,按照470元一吨算,也就是近1900万元的收入。1万吨楠竹,400元一吨,又是400万。合计就有2300万。另外每年采竹笋,可以采到100万吨,再结合其他一些竹子相关的收入,一年一共是3000万元。全镇农民一共是6000多人,竹子单项就可以为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收入。在赤水,每年林农销售竹材和竹笋产值达6.4亿元,20万竹农人均年增收3200元以上,帮助8000多户近3万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有力助推了赤水市在贵州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家住赤水市两河口镇大荣村的王锡云,家里种有60亩楠竹和20亩杂竹。“60亩竹林每年大概有13万元以上的收入,20亩杂竹一年也能有几千元收入。”王锡云说。王锡云的竹子卖给了谁?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买家之一。
“每天我们收购竹原料6000吨以上,今年,支付竹原料款6.5亿元。”赤天化纸业负责人说,企业就是要在这里就地取材,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围绕竹子谋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正得到越来越好的体现。
文化之竹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面对种种头衔,90后姑娘杨昌芹表示,她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可以让她尽自己所能传承好这个手艺。
2008年杨昌芹成立了竹艺公司,从一个小加工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带动了当地留守妇女就业,2019年营业额已达到600多万元。同时,为了帮助当地竹农培养一技之长,她还义务开展培训,近千名贫困群众先后来参加培训。靠着学到的竹编手艺,一些贫困群众也走出了生活困境,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我是竹编非遗传承人,有责任把竹编这个传统工艺发扬光大。”杨昌芹说。为了活性传承,她长期进行免费培训,有乡亲、学生,还有外出打工的回乡人员,近千人因此受益。“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在做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在杨昌芹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会这门手艺,既能实现自己的脱贫致富,还能将其传承,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以前我们的竹编工艺是编成农耕用具,现在我们把它更多地和现代生活审美结合在了一起,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我们成立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意为牵更多人的手发展传承好我们的竹艺,现在有一百多人在我们公司里从事竹编生产,也间接带动了我们市各个乡镇里的扶贫工坊共上千人的就业。”杨昌芹告诉记者。
杨昌芹为自己的竹编产品注册了“极竹堂”的商标。寓意是把竹编产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强。这也是她当初成立牵手竹艺公司的初心,牵起更多乡亲们的手,用自己的竹编手艺把赤水漫山遍野的竹林,变成帮助群众增收、带动群众致富、实现小康梦的“绿色黄金”。
(本报记者 黄小异 吕慎 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