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密码】
青年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大力培养优秀青年创新人才是当前各国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青年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涌现了大批青年创新拔尖人才群体,平均年龄32岁的天津飞腾嵌入式CPU研发团队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持续强化创新发展的动能供应,需要培养更多像天津飞腾嵌入式CPU研发团队这样的青年创新拔尖人才群体。
铺路子、搭架子、压担子
青年创新拔尖人才,需要足够的发展机会。科技发展史和相关研究都已经证明,科技创新存在最佳年龄规律,青年时期是科技人才最具创新能力的时期,很多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是科学家们在青年时期做出的。我国的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青年创新人才都比较熟悉的一个资助项目,其资助对象的成长实践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在1995年至2017年间增选的12批中国科学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中,有228人曾获“杰青”基金资助;增选的13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中,有88人曾获“杰青”基金资助。而且,这些院士的代表性成果大多来自“杰青”基金资助期间或是“杰青”基金研究工作的深化。
在科技创新加速迭代的今天,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更需要给青年创新人才提供充分发挥作用的天地。在政策供应层面,突出发展导向和问题导向,瞄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要,加大青年创新人才发展投入、拓展青年创新人才发展空间,为释放青年创新人才发展机会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在用人主体层面,把握青年创新人才发展特点,创新思维,给青年创新人才发展铺路子、搭架子、压担子,让他们有自由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天津飞腾嵌入式CPU研发团队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尊重行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唯权威、不唯资历,营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创新氛围,打造平等、开放的创新平台,把青年创新人才推到前台,给他们发展机会,充分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
营造潜心创新的良好环境
青年创新拔尖人才,需要有利于潜心钻研的环境。天津飞腾嵌入式CPU研发团队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国外研发团队几十年才走完的路,离不开良好选人用人机制的有力保障。这个团队特别注重让每个青年人才的价值最大化。在这里,可以跨专业选拔人才,而且选人更看中价值观和创新能力;青年人才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规划职业发展;允许青年人才试错,宽容青年人才失败。这些做法的核心追求就是营造一种环境,让青年创新人才能够潜心创新,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这些选人用人的生动实践正是优秀创新主体应该具有的一般属性,也是促进青年创新人才快速成长的有效方式。
营造青年创新人才潜心创新的良好条件与环境是个世界性问题,不论是政策层面还是用人主体层面,都需要长期持续努力。比如,在青年创新人才项目管理方面,选题立项,要更多关注青年创新人才的创新方向、能力和逻辑;过程管理,要更多关注关键节点目标的实现、用人主体和青年创新人才自主权的落实、宽容失败的机制建设;成果评价,要更多关注既定目标的实现、创新成果的质量和作用影响。再比如,在青年创新人才评价使用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推行分类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让优秀青年创新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得到认可和肯定,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要尊重青年创新人才的职业发展选择和人才流动配置规律,在政策供应层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用人主体层面,优化配置机制,支持青年创新人才合理流动,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更好发挥作用。
给予优势平台更多关注和支持
要充分发挥优势平台对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作用。
天津飞腾嵌入式CPU研发团队在成长过程中,见证了国产芯片行业的快速发展,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研发项目。
经过十几年的锤炼,天津飞腾嵌入式CPU研发团队形成了“爱国、团结、拼搏”的组织文化,建立了“目标明确、规范清晰、功能协调、关系和谐”的研发工作机制,打造了国产CPU研发技术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优势,是国产CPU研发的主力军,更是国产CPU研发人才的重要培养平台和基地,成就了几代优秀国产CPU研发人才的健康成长。
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人才培养优势,虽然在同类企业中,天津飞腾嵌入式CPU研发团队的薪酬水平没有特别明显的竞争优势,却仍然具有较强的优秀人才聚集能力。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优秀团队一般都是具有较高人才培养效能的载体,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一些著名实验室、研发机构往往都有优秀人才群生现象。总结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的相关成果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实践,参与重大(点)项目(计划)对青年创新人才成长往往具有很大程度的促进和拔高作用。这些具有青年创新人才培养优势的主体、载体都是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平台。加快培养优秀青年创新人才,需要给予这些平台更多关注和支持,强化其人才培养功能,促进这些平台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
(作者:李志更,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