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经济严重衰退等全球性挑战,各国应携手共进。中国将同各国加强防疫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稳定,推进全球治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历来都是一种群体性行为,必须通过各国政府、社会和公民的有效行为来实现,其中公德教育不可或缺。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历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公德教育在做好舆论引导、法制教育的同时,重在针对青少年做好道德预防和德育积累,让内化的公共道德意识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外显并发挥效用,让世界看到我们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真诚愿望和实际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对中,既要砥砺道德品质、厚植家国情怀,又要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培养青少年的大爱大德大情怀。
以宽容之心与生态环保传递“大爱”
疫情面前少部分人诋毁他国及其所有公民,这样所表现出的不是爱国主义,而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是阻碍中国融入全球化、引领全球化的桎梏。只有培养心系苍生、大爱无疆的宽容之心,培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方能由洁身自好到热爱集体和国家,进而珍爱和守护全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
在全球交往中培养宽容之心,最重要的是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文明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中指出,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与道德教育中引导青少年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有一种广泛的同情心、爱心,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中“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理念,能容忍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想法,去思考不同意见的合理性。需要引导青少年秉持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原则,学会关心全球事务、尊重理解别国文化、与他人和谐共同生活,消除疑虑和隔阂,形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胸,形成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共同进步、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意识。
加强生态环保教育,方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回顾人类历史,多次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产生都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自然物种的侵害密切相关,大自然也一次次带给人类深刻的教训。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警示我们,需要尽快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等生态文明内容融入教育,使受教育者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生命共同体。需要教育青少年认识到单靠某个国家或团体无法解决全球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具备世界公民眼光与各国公民协同保护大自然,形成对他人的关心和对地球的大爱,成长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与全球青少年共同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实现全人类永续发展。
以同舟共济与合作共赢体现“大德”
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疫情面前少部分人故步自封和以邻为壑的言行,只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导致别国的轻视和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怀疑。我国自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上对他国的不当言论和攻讦转瞬就可以成为他国舆论的热点,但这些做法从未给国家的发展和提高国际地位带来过帮助。“德不孤,必有邻”,以同舟共济与合作共赢体现“大德”,方能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增进了解,加深信任,推动合作,传播友谊,使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同舟共济是践行“大德”的前提。每一次世界遭遇共同挑战时,约翰·多恩的名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总是激荡人心。这不仅需要着力培养青少年作为国家公民应具备的道德,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升作为国家公民的道德素质,还更需要培养青少年作为人类一分子应具备的“大德”,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养成敦亲睦邻、家国天下的道德品质,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与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开辟出协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
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青年应该通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坚持爱国情怀、创新精神、世界眼光相结合,在国际环境下从容交往,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守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同各国青少年共同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以全球责任与命运共同体彰显“大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期间,我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克服自身抗疫困难支援全球抗疫,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这种心忧天下、经时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大情怀”应当成为今后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全球化更加呼唤培养全球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研究报告就明确指出:“关于公民素质问题,国家教育系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塑造身份,以及在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和彼此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中如何形成对于他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截至4月12日,中国已经向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各种医疗援助,并向12个国家派遣了共计14支专业医疗团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在教育中培养全球责任意识提供了鲜活内容和教育契机。培养全球责任意识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全面、完整的社会性道德观念,承担对世界和他人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进而涵养天下胸怀,形成与此有关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以更加开放的心胸和品德参与国际事务,恪守国际道义,践行大国担当,在国际上树立大国公民典范。
全球抗疫需要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没有什么比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更能印证人类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也没有什么比全球合作抗疫更能生动昭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教育应当深度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使青少年遵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原则,认识到无论一个人身处何国、信仰什么、是否愿意,世界各国都已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与共、唇齿相依;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基于国家认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公民,使青少年形成清晰的对社群、国家、区域、世界的各级身份认知与价值认同,产生对所属各层级共同体的自豪情感与奉献精神,积极践行基于成员身份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形成正确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与世界各国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作者:宋强,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研究员,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研究”〔16JZD0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