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3日 星期六

    两万亿元如何直达基层惠企利民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晨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3日 03版)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如何做到资金直达?怎样实现对资金的有效监管?6月12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财政部预算司司长李敬辉对此进行了详解。

        包括什么——

    四方面组成,核心在“六稳”“六保”

        这笔惠企利民的2万亿元财政资金具体包括什么?

        从资金用途看,第一部分特殊转移支付的资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方面,重点还可用于解决当前基层面临的疫情防控、基本民生保障等困难。

        第二部分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抗疫特别国债的资金,主要用于有一定的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贴息、减免租金补贴等。

        第三部分列入正常转移支付的相关资金主要是突出支持减税降费,用于弥补地方减税降费后形成的新增财力缺口。

        第四部分新增地方财政的赤字由市县基层地方政府按照一般债务的有关规定安排使用,核心是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怎样直达——

    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

        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是让2万亿元直达市县的路径。这种机制是在保持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不变、地方保障主体责任不变、资金分配权限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原则,完善相关资金分配程序,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许宏才介绍,“中央切块”是中央按有关的因素分配到省。“省级细化”是省级要按照直达基层的要求提出分配方案,省级本身不能留,全部提出分配到市县的方案。“备案同意”是省级财政要将分配到基层或直达基层的方案报财政部备案同意。“快速直达”是备案同意后,限时让省级部门将资金下达基层。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各类资金的特点,分门别类细化制定了资金直达的流程,确保资金扎扎实实到基层。”李敬辉表示,财政部将对地方报来的细化方案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不符合规定的将督促地方及时整改,坚决防止省级财政部门截留挪用直达资金。同时,注重发挥省级政府当好“过路财神”、不做“甩手掌柜”的职能作用,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各类资金统筹。

        如何监管——

    资金流到哪里,监控就到哪里

        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目的就是要防止地方政府不把资金全部用到基层和惠企利民方面。规模庞大的2万亿元,有哪些配套的监管措施来保证资金的使用效果?

        “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严密的监控系统,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实现全链条跟踪,坚决防止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套取骗取等行为发生。”许宏才指出。

        具体到直达资金的监控系统,财政部已制定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抗疫特别国债的资金用途、分配拨付、还本付息、预算编制等内容,以及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测算、拨付使用、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等。在此基础上,财政部专门制定了直达资金的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建立台账、定期报告、信息公开、监督问责等要求。

        李敬辉透露,资金监管系统一方面要对相关资金实行单独标识,贯穿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的全环节,确保账务清楚、流向明确,做到资金流到哪里,监控就到哪里。另一方面,在系统中建立预警机制,有地方不符合要求自动提醒和报警。同时,市县要抓紧摸排需要帮扶的困难企业和人员名单,建立实名台账,确保资金精准落实到位、尽快发挥效果。

        此外,财政部将加大监督力度,强化问责机制,确保每笔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加大问责力度,对监管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

        (本报记者 陈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