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的一天,时任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主任的贺敬之和柯岩结婚刚刚两周年,两人住在龙须沟旁一间狭小简陋的房子里。夜很深了,贺敬之还伏在书桌上深深地思考,房间里烟雾缭绕。一会儿又站起来,手里拿着一页纸来回转圈,转完之后又坐在桌前,反反复复地折腾着……
原来,贺敬之遇到了一道难题。1955年9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儿童读物奇缺,“要在作家中提倡为少年儿童写作的风气,要求大量创作、出版、发行少年儿童读物,克服轻视少年儿童文学的思想”。中国作协立即做出反应,号召作家们带头为少年儿童创作,每年至少要提供一件儿童文学作品,要完成作家应尽的一份责任。贺敬之这时收到《人民文学》的约稿函,要求写几首儿童诗歌。贺敬之应约“开夜车”写作,可是一夜无眠,也没有完成任务。
凌晨,柯岩起床后,看他还伏在桌前苦思冥想。柯岩凑上去一看,纸上只有六七行,另有四行剩下抹掉的痕迹。柯岩问:“什么事这么难?”
“没想到给儿童写点东西这么难!”贺敬之一声叹息。柯岩说:“这有什么难的,你去睡,我来试试。”
加了一夜班的贺敬之还真有些困了,他打了一个哈欠说:“我去睡觉,你来写吗?”说着贺敬之倒在床上呼呼大睡。柯岩接过笔,坐到桌前,就写了起来。在写作时,柯岩小时候在铁道上生活的经历和妈妈给她讲的故事一起浮现在眼前,她文思泉涌……
贺敬之确实累了,竟然睡了八九个小时才醒。起床后,他来到桌前,看到书桌上一大摞稿纸,不经意地扫了一眼,不以为意地向着柯岩说:“你一写就这么一大堆,能行吗?”
“行不行自己看吧。”柯岩回敬道。
贺敬之坐到桌前一看,吃了一惊,竟然写了九首,平均一个小时写一首,速度够快的。
“小板凳,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这是火车跑得快,我当司机把车开……”贺敬之一首首仔细地阅读着,看完后拍案而起,转向柯岩,惊叹道:“写了九首,还可以嘛!你什么时候积累的这些生活?”
柯岩看着惊诧不已的贺敬之,反问道:“还行吗?”贺敬之忙说道:“太行了,还真可以。”
贺敬之一句不经意的评语,让柯岩欣慰了许多。这可是柯岩儿童诗的处女作,让行家评了个不低的分数。贺敬之挑选了六首寄给《人民文学》,并附上一封信:“这是一个青年作者写的几首诗给我看了,我对儿童文学没有把握,你们是有经验的,请你们审定是否能用?”其中的《小弟和小猫》《我的小竹竿》《坐火车》三首,在《人民文学》1955年12月号上以《儿童诗三首》为题隆重推出,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这是作者本人始料未及的,就是第一读者贺敬之也没有想到。
“我的竹竿实在强,我当解放军它当枪,长枪、短枪、机关枪,乒乒乒,乓乓乓,把强盗土匪消灭光。”柯岩在《我的小竹竿》里,用儿童的语言描绘他们的爱和恨,童心童趣跃然纸上,真实反映了解放初期的儿童游戏生活。“穿大山,过大河,火车跑遍全中国,大站小站我都停,注意车站可别下错。(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坐火车》这首儿童诗,把朗诵、唱歌、表演、游戏融为一体,至今,在我国城乡的幼儿园里,小天使们一边唱着柯岩的诗,一边玩着坐火车的游戏。
当年25岁的柯岩,一夜间泉涌般冒出的诗句,创造了新诗史上一个儿童诗创作的奇迹,从此,柯岩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中国著名的儿童作家。
(作者:郑学富,系贺敬之柯岩文学馆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