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0日 星期三

    织好智慧监控“天网”,牢筑公共卫生“防护墙”

    作者:程京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0日 07版)

        郭红松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

        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当务之急来强调,指出要“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等。

        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深有感触。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我向他汇报了团队研发并已获国家药监局应急医疗器械审批批准的“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芯片试剂盒”,它是全球唯一一款能在1.5小时内检测包括新冠病毒在内多种呼吸道病毒的试剂盒。总书记听后作出重要指示,我一直牢记于心。

        如何建立疫情防控早期的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案,使决策层能够把控疫情防控的每一个“可能的关键转折点”,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是我们在本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短板之一。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围绕国家卫生健康战略需求,为应对未来可能再出现的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疫情,建议国家构建从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各市县全覆盖的疫情自动监控报告体系,将新型病原体检测技术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网络化、实时化、自动化的疫情监控直报系统,保证第一手数据联网、第一时间上报,形成不留一处死角的疫情智慧监控“天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疫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

        目前,我国已针对北京、西安和成都三个城市,进行了“重大疫情智慧监控天网系统”可运行示范版本开发。这一系统通过5G通信,结合生物芯片,采用机器直报方式,人力无法干预。无论是已发传染病,还是未知的新发传染病,该系统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为决策层科学决策提供信息。

        为持续提高准确、便捷、快速的检测能力,我们团队还自主研发了含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碟式芯片法)和全自动微流控核酸检测分析仪在内的全集成核酸检测系统,可实现50分钟内对新冠病毒“样品入—结果出”终极目标的全自动、全封闭、高灵敏度检测,在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同时降低一线检测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为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我们团队还同步研发了一种灵活机动的车载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可在边境口岸、社区发生聚集性疫情等应用场景下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车载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所涉及的一系列技术难点攻关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如全集成核酸检测芯片、轻便的临床样本前处理仪、可避免人工采样操作引发操作者感染的口腔咽拭子取样机器人及可搭载实验室的改装汽车等。

        科研人员是国家战疫突击队,研发方向要始终和国家重大需求相契合,国家有需要时,我们必须扛起责任,义无反顾地冲上去。织好疫情智慧监控“防护网”,筑牢公共卫生“防护墙”,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程京,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席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金振娅、张胜、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