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厦门海沧“陆海统筹”治生态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9日 09版)

        竹兰山位于马青路与海沧大道交叉口西侧,这里曾经是厦门海沧最大的持有许可证的采石场,多年前已关停。

        日前,记者再次前往竹兰山,发现山体已经“披上绿装”。“以前刮东北风,采石场的尘土就会吹向海沧生活区,现在不会了。”厦门海沧城建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勇见证了竹兰山的变化。他说,复绿后,将减少一公里范围内的扬尘,同时改善飞机航线下、第二西通道和鳌冠片区的路域景观风貌。市民小胡时常来往于杏林与海沧之间,竹兰山下的马青路是必经之路,他说:“太赞了!对比特别明显,以前像一块大伤疤,现在已经是绿意盎然。”

        据介绍,竹兰山生态修复工程复绿面积约30公顷,采用浙江大学的厚层基材喷播技术,效果明显。“复绿种子连同喷播基材一并被固定在山坡上,营造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的种植层又不惧雨水冲刷的多孔稳定结构层,厚度大于12厘米。”李勇说,选用的种子为乡土植物品种,适应性强,包含乔木、灌木、草、花等28个品种,同时对坡面采取特殊的技术手段处理,让后期植物根系更利于扎根坡面。

        近年来,厦门海沧区秉承“陆海统筹、河海共治”理念,通过系统的源头治理,全力推动山河湖海生态修复,一幅“山美、河畅、水清、岸绿”的美丽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晴朗碧空下,全长约4.9公里的新阳主排洪渠,宛如一匹绿色的锦缎,缓缓从新阳人家门前流过。水体清澈见鱼,白鹭栖息于此,沿岸郁郁葱葱,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光顾。

        面对如此光景,新阳人老邱与前几年的模样做了一番对比:“前些年,大量生活污水,养殖业、工业污染统统排入新阳主排洪渠中,渠底淤积日益严重,水体发黑发臭,家门前这条清澈的河流,变成了让人退避三舍的‘龙须沟’。”

        短短几年,“龙须沟”嬗变的根源在哪里?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海沧区看到的不只是“水”,而是把山、水、林、田、路、村庄作为生命共同体,进行陆海统筹,统一规划,推进系统治理。

        近年来,海沧区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推进新阳主排洪渠黑臭水体综合整治,通过实施控源截污、渠道清淤、生态修复等项目,新阳主排洪渠顺利消除黑臭后,臭味不见了,水质变好了,鱼儿和白鹭都回来了,水环境、水生态有了质的提升。

        过芸溪北起天竺山,南至马銮湾,全河道长44.9公里,是海沧的母亲河,也是全市小流域整治首批试点示范溪流之一。

        阳光明媚,市民周女士一家三口漫步在过芸溪畔的洪塘公园。园内树影婆娑,蓝天碧水,清新的空气拂过脸庞,充溢着生活的美好。“儿时的过芸溪又回来了!”周女士说,几年前,流域范围内蛋鸭养殖业、玛瑙加工业规模较大,污水乱排、河道乱占,溪水散发着一股恶臭。这几年,不仅溪水变得干净,岸边也是鸟语花香,过芸溪流域打造的Y型汇水河道、洪塘公园、三江口湿地公园等特色项目让20多年前水道宽阔、水流清澈的过芸溪渐渐复苏。

        推进流域生态治理,是实现河流长治久清的必要举措。为提升过芸溪流域水体自净功能,推进流域生态治理,去年,海沧区在完成三江口温泉湿地景观工程等16个流域整治提升工程的基础上,按照过芸溪顶层设计方案,完成了过芸溪4#支渠(汤岸段)水质提升工程、过芸溪下尾桥段溪流应急治理工程等。除此之外,过芸溪流域洪塘公园段水质提升工程、过芸溪溪头水库至高速公路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工程都在今年4月份动工,将进一步进行河道清淤、增设滚水坝、绿道修复,并结合花海风景林建设进行绿化种植。

        据了解,为实现河流的长治久清,厦门海沧区继续完善长效机制建立,推行“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管理新模式,实行岸上保洁和河道保洁一体化统筹运作,从村庄、河岸、水面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养护,实现河道清扫保洁管理的无缝衔接,做到岸边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环境生态整洁。

        (本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