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者说】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种植大国,60%以上的种植区分布在贫困区域。1984年,我考取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从此与马铃薯结下了不解之缘。1997年开始,我们团队配合国务院扶贫办,在贵州省毕节市开展马铃薯产业扶贫,开辟了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相结合的新路子。
这些年,我们在乌蒙山区、六盘山区和燕山太行山区等地建立了六七个工作站和试验基地,每年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3000多亩。主持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研发课题数十项,育成了30多个新品种并在全国示范和推广,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10多项科技奖励。
我们常年工作在连片特困区域的马铃薯主产县,为当地提供多种形式的产业科技扶贫服务。近三年里,我组织专家在连片特困区开展了200多项试验示范,累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600多万亩,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2000多次。据初步统计,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使得贫困区域马铃薯平均增产22.50%,每亩平均增收542.8元。
我们还为贫困区域培养硕士博士、“西部之光”和新疆西藏特培学员20多名。我自己长期助学,2017年全额捐出5年的工作补贴50万元,和毕节市政府配套资金一起,设立了100万元助学基金。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关怀,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和激励。我将发扬扎根土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优良传统,发展绿色马铃薯产业,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作出更多贡献。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金振娅、张蕾、杨舒、袁于飞、张哲浩、王斯敏、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