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书话】
曾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范用先生“一直希望出版一部王世襄文集,选那些可读性较强的文章,如谈鸽哨、秋虫、葫芦、竹刻之类”,将王先生一生的学问和见识介绍给广大读者,并且,退休后仍“不断做催生工作,总算说动了王先生”。范用说,三联出,尤其是他所特别希望的。
王世襄先生学养深厚,兴趣广泛,对明清家具、书画、雕塑等均有独特的研究,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这些已近于文物中“显学”的门类,先生对于蟋蟀、葫芦、竹刻等较少被人注意的“冷门”也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爬梳文献,孜孜以求,将其上升到了“学问”的高度。
1994年,王世襄先生从之前的所有著作中,择其要者,选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105篇,分家具、漆器、竹刻、工艺、书画、雕塑、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12类,并自选历年所作诗词120首,一齐交给三联书店。王先生谦称“窃念历年拙作,琐屑芜杂”,自谓与元钱舜举的画作小横卷“锦灰堆”(按:元代画家钱选的画作“锦灰堆”,画的是莲蓬壳、虾米壳、螃蟹壳这些吃剩下的东西)差不多,故以此名之。付印前夕,范用先生再次来信:“王世襄先生来电话,说他的文集即将付印,出版这部文集,是他的一件大事,一生写下的唯一有点用处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希望印得讲究一点。”
《锦灰堆》洋洋三卷,800余页,图文并茂,古香古色,宛如一件“值得把玩的艺术品”,甫一上市,就被誉为“奇书”——它“对我国传统文化、对炎黄华胄自古至今的、属于社会各阶层的、不太受人注意的文化生活和爱好习俗,以高雅的文笔,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饶有趣味的探讨”,“许多大俗大雅之事,在他笔下皆成文化精品,作为一个学者,能肯为此事者,不算空前,也堪称绝后”。《锦灰堆》上市后一年四印,更被评为1999年十大好书,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有读者来信说,《锦灰堆》不仅知识含量高,读来也是如沐春风,因为王先生“不是在炫耀知识,而是津津乐道于他自己感受到的快乐。那是一种老照片般烟色苍茫的文化心态”。还有读者专门写来了对联:“提笼架鸟,飞鹰走狗,斗虫习武,打遍燕市无敌手;诗词歌赋,金石书画,竹刻髹漆,食及南北有知音。”横批就是“不冤不乐”。这是王世襄先生的口头禅,也是先生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大凡天下事,必有冤,始有乐。历尽艰辛,人人笑其冤之过程,亦即心花怒放,欢喜无状,感受最高享乐之过程。倘得来容易,俯拾皆是,又有何乐而言。”
此后,王世襄先生笔耕不辍,于2003年、2005年、2007年在三联书店相继推出《锦灰二堆》(2卷)、《锦灰三堆》、《锦灰不成堆》,每出版必重印,收获了不少粉丝。2007年底,王先生曾筹划收山之作《锦灰屑》,碍于身体原因,仅完成一篇。同年,王先生与三联书店计划推出“锦灰堆”选本,为已经7卷的“锦灰堆”系列提纲钩玄,并初步拟定了选目。选本兼顾经典性和文化性,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拟“谈古论艺”,收入先生在家具、髹漆、书画、竹刻等门类的代表作品,较精到地呈现“王氏绝学”之全貌。很多读者都爱读王世襄忆往怀人的文章,说先生不仅爱文物,更爱朋友。无论是陈梦家、梁思成、张光宇这些文化巨擘,还是郑三、李四等市井匠人,都被他深情地怀念着、惦记着。此外,作为文人美食家,先生亦有多篇引人入胜的饮撰文章,下编“忆往说趣”就收入了这些怀人念事、饮食游艺的文章。值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三联书店再次推出《锦灰堆选本》,专门从“王世襄集”(按:历时三年,完成于2013年,荣膺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中精选彩色高清图片,替换、补充旧图,修订个别误植,再次邀请与先生稔熟的原设计师宁成春,力求以庄重厚朴的形式,带领新时代的读者欣赏文化雅玩,走进“王氏绝学”的世界,感受这一章一物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丰美与深厚。书中用来补白的剪纸花样,也采自袁荃猷先生在《游刃集》中的作品。
此次“纪念本”一同推出的,还有王世襄先生的《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和《明式家具研究》。《自珍集》是王先生的藏品自选集,初版于2003年。书名和扉页上那把可爱的小扫帚,有“敝帚自珍”之意,既是要为自己的收藏生涯作一个总结和纪念,亦是方便后人查阅研究。藏品分10类,计279件,后附6篇相关文章。虽然作者自言上不了“收藏家”的档次,无法与拍卖场的竞标者并论,但先生收藏多年的各类大小艺术品,所来皆有故事可读,包括同好交往、技艺传授,失传工艺的起死回生,每件东西的收藏、失散、查抄、失而复得……物的命运沉浮,也记录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时代的印记。每件俱详细标明年代、来历、材质、制作工艺和传承意义,为鉴赏者提供翔实可信的资料。先生尝言:人会走,物会散,但书会留下。同时,“自珍”二字,也有与夫人历经磨难但仍要“共同决定坚守自珍”道路之意,先生从这些大小玩物中悟得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有所会心,使其上升成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相较之下,《明式家具研究》是王先生着力最多的系统性研究作品,朱家溍先生称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专著”,将明及清前期的家具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它一来创建了明式家具研究体系,二来系统客观地展示了明式家具的成就,三来从人文、历史、艺术、工艺、结构、鉴赏等角度完成了对明式家具的基础研究。《明式家具研究》最初于1989年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分文字卷和图片卷。王先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并汇入近年的新研究,在编排方式上,将图版与文字混排,重新整合。本书亦由宁成春设计,整体上遵循“雅致”与“细腻”的原则,这也与明式家具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相符。封面上的两把明式椅子,一把敦实、一把秀丽,一虚、一实,隐含着对作者王世襄先生以及为本书描制线图并做了大量工作的王夫人袁荃猷的敬意。老友黄苗子曾笑称,《明式家具研究》译成英、法、德文,不仅在国际上引起热闹兴趣,更成了家具厂商凭以仿造的唯一样板。
启功先生曾言,王世襄先生的每部作品,“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注脚”,黄苗子也说他是“从不同艺术品种中找出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特征,以文物考古来认证不太为人所注意的民族文化风习”。三联书店在王世襄逝世十周年之际推出的“纪念本”三种,再一次细心打理了王先生的主要研究和收藏,将这些可能会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也借此表达我们对王先生的怀念,再一次将这位饱学之士的心声和热爱传达出来:中国人的生活,无论在高华门第还是贩夫走卒,是如此丰富多彩,而有着深厚文化积累的中华大地,是多么可爱。
(作者:王竞,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