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7日 星期日

    悠悠湟水望古今

    作者:李皓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7日 10版)

        【我家就在岸上住】 

        湟水河始见于典籍是2000多年前。那时,汉王朝在湟水岸边设立西平亭,开启了西宁的城市记忆。其实早在此前,人类早已活跃在湟水两岸,缔造了璀璨的文明,考古发掘证实,在西宁,人类活动的踪迹,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

        据古书记载,昔日的湟水河流量很大。西宁的老人们回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名鼎鼎的“西宁白”(产于青海湖环湖草原上的羊毛)就是乘着筏子,沿着湟水河一路东去,转道黄河,并通过平津两地,远销欧洲市场。

        湟水河曾经的生态环境很好,20世纪50年代,西宁的孩子们还能在湟水河的浅滩处捕捉到一种叫“明将”的小鱼,“湟流春涨”更是被旧时文人评为湟中古八景之一。

        后来,湟水河上游修建了水库,湟水河水流量减去了一半还多,不仅河面上的筏子成为绝迹,而且因为西宁城市人口增多,河水污染严重,昔日的“明将”也不见了踪影,湟水河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水河”。

        分析其湟水河水质恶化的原因,我想多半是因为所处的地理环境造成的。湟水河谷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年降雨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加之湟水两岸多半是砂土,这样的土质很难储存水分,导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20世纪80年代,每到冬天西宁街头“女人戴纱巾,男人戴墨镜”抵御风沙的情形随处可见。

        绿色是抵御风沙的有效手段,从20世纪末开始,西宁市开始了湟水河两岸南北山的绿化工程,这一工程持续至今。

        南北山绿化工程,对于西宁人来说,是一项“全民工程”,每到春夏之交,西宁市的各个单位都有绿化任务,上山植树几乎成了西宁一景,青杨、油松、云杉这些适合西宁地区生存的本地树种,成了西宁人南北山绿化的首选。

        南北山种树是一件苦差事,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西宁一家企业当学徒。每年种树时让我最害怕的事,就是要将一桶一桶灌溉树苗的水从山角往山顶提,一桶水从山脚提到山顶,往往损失一大半。树苗种到山上后,如果天不下雨,根本就活不了,说实话,那时候我们单位每年种的树,成活率很低,后来因为分级滴灌技术的推广使用,这样的局面才有所缓解。

        我们当年种树的地方在今天北山的大寺沟一带,今年我到大寺沟办事,意外看到当年我们种树的地方早已被绿色覆盖,我当学徒时种下的青杨已有碗口粗,昔日的荒山秃岭绿树成荫。当地老百姓告诉我,因为有了绿色,布谷鸟、啄木鸟等在西宁消失很久的鸟类,甚至狐狸、野兔等野生动物如今也已成了大寺沟的常客。

        在西宁市的南北两山,类似大寺沟这种由黄变绿的故事几乎随处可见。

        绿色的增多,不仅改变了湟水河的水质,同时影响到了西宁人的生活。这几年,随着西宁市河道整治、海绵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工程的实施,湟水河水质变得越来越好,消失了半个世纪的“湟流春涨”的胜景又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为了方便居民休闲,几年前,西宁市在湟水岸边开辟了一条花木扶疏的步道,那是我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因为有了绿色的装点,有了花香的氤氲,春夏秋冬,阴晴冷暖,步道上的景致变化不断,人的心情也为之一振。

        不知何时,湟水河还吸引了成群的野鸭和海鸥,人行步道上,几十米甚至十几米开外,就能看到水鸟在湟水河的河面上翩翩起舞的场面,一座城市生态和谐的局面由此可见一斑。今年春天,湟水河上还上演了一幕西宁市民救助受伤海鸥的一幕。鸟为食而来,我想湟水河中消失已久的“明将”怕是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重返故园了吧!

        (作者:李皓,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