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密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自2013年以来,南昌大学在调整办学思路过程中,凝练出“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的育人理念,在全校形成共识并持之以恒付诸行动,探索出“价值塑造、科教协同、理实结合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出一大批像“稻渔工程”团队一样“社会称赞、市场欢迎、群众满意、学校放心、学生自信”的时代新人。
价值塑造,匡正人才培养方向
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坚持“四个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南昌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德育为先,把成人教育放在成才教育之前,通过价值塑造,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健全人格。
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南昌大学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办到了井冈山、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等地,实现红土地上育红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唱响青春担当”系列活动,建设3D仿真红色文化馆,引导学生以爱国主义铸魂,践行“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的嘱托。
学校还打造先锋领跑、卓越领航、同心同行的“双领双同”党建品牌,以师生党员表率作用带动更多学生“青春向党”。探索体系化设计、工程化推进、精细化实施的思政工作“三化”新模式,把新生军训、开学典礼、文艺晚会等变成“思政大课”。
学校推行学生“四自教育”,让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成长的良好习惯。明确学习、认识、责任、落实、考核“五个到位”要求,通过拉清单、明责任、强督导、抓落实,推进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动态持续改进。
科教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培养一流人才,是国家对“双一流”大学提出的根本要求。南昌大学将一流人才培养纳入学科建设范畴,并将其作为学科建设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强化学科建设的育人功能,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训练;通过开放实验室、高端科研平台,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在本科阶段就能接触本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开展各类学术竞赛,支持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2015年,学校成立际銮书院,在拔尖学生培养方面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个性培养、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和“三制三化”(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育人机制。
聚集多学科教学名师,精选多学科、多学院优秀教师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开展跨学科交叉培养。构建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与专业互通集成,培养学生多学科学习背景和宽厚专业基础。其中,理工本硕班前八届244名本科毕业生,超过90%的学生推免进入“双一流”高校或国际知名大学深造。国学实验班前七届175名本科毕业生95%推免进入“双一流”高校或研究院所深造,均分布在文、史、哲等学科专业融通深造。
理实结合,培养知行合一人才
学校通过加强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校内校外结合,构建突出教学第一课堂、激活实践第二课堂、占领网络新课堂、用好社会大课堂的“四堂联动”体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在生动实践中加深认识。
在省内率先实行三学期制,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企业。“稻渔工程”团队在江西10万余亩稻田里推广“稻虾”“稻蟹”“稻鱼”等混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扶贫第三方评估学生团队从江西到河北、山西,走过6个贫困县区,累计评估72个乡镇,与6000多名农户进行深度访谈,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了解最真实的生活。“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南昌大学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自2006年成立以来,先后派遣了14届共137名研究生志愿者赴江西共青城、瑞金,云南保山等地服务。“黔行公益”“艺术香樟”“3S救护会”等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社区和农村,为当地百姓带去艺术、健康等服务。
产教融合,坚持社会需求导向
学校坚持“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不断促进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融合,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
出台《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指导意见》,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从原有的129个本科专业压缩到96个本科专业,一大批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专业被淘汰,同时大力推动“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建设,1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探索校际、校企、校地协同育人新模式。
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拉开序幕,学校主动求变,以新工科为“四新”引领,推进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了艺术与信息交叉平台综合创新平台、工业设计与信息交叉平台、小动物PET/CT系统和医学智能虚拟交互系统。以部省合建为契机,承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南昌)会议,建立国际创新研究院,促进产学研用项目的实质性落地,推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国际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助力深化产教融合和创新平台建设。
(作者:喻晓社,系南昌大学党委书记、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