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7日 星期日

    一对返乡创业大学教师夫妻的扶贫实践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7日 02版)

        马涛至今还保留着那辆天津牌照的面包车。2015年,那是他全部的家当。

        那年春节,他和妻子刘宁开着那辆面包车,告别他们任教的南开大学,回到了800公里之外的安徽老家。从天津到阜阳,10多个小时的车程,他开得很慢,他们知道此行意味着与天津这座城市告别,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从此他们竟然从海河畔的大学老师变成了颍河边上的“农民”。

        5年过去,他们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创办的万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占地300亩,年产值3000万元,通过产业带动为村集体实现年增收20万元,通过产业脱贫惠及150多个贫困户。

        梦想不仅可以通过三尺讲台实现,在广阔的田间地头一样可以绽放。“辞去教职时,我只想挣到100万元。”5月1日,在蔬菜大棚里,马涛看着正在收割、打包生菜和田间劳作的乡亲说:“现在,我不在乎挣多少钱,而在乎能够带动多少人脱贫致富。”

    “扛不住,就回家吧”

        能从皖北农村考上南开大学,并且留校成为大学老师,这肯定是一家人的荣耀和希望。

        2008年,马涛从南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留校任辅导员,认识了同样留校的河北保定姑娘刘宁。相同的工作、共同的语言,让这对年轻人很快结为夫妻。

        至今,马涛和刘宁还会想起他们爱的小巢——“南开21斋”。对于他们来说,公寓虽然很小,但盛满了他们新婚的甜蜜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但甜蜜并没有持续多久。刘宁父母生病的医疗费、弟弟的学费都压在了这对年轻人的肩上。结婚两年后,他们不得不做出一个决定:白天工作,晚上去摆地摊。“一开始不好意思在学校附近出摊,只能去王顶堤市场摆摊,生怕遇到学生。”马涛说,没想到有的学生知道他们的遭遇后,主动晚上过来帮他们看摊,“这让我明白,创业不丢人,反而是一种挑战。人不能一直生活在舒适区。”

        正是在摆摊的过程中,这对年轻人萌发了创业的冲动。为此,他们还借着进货的机会仔细考察了浙江义乌的商品市场。

        摆地摊的收入依然支撑不起这个家庭。马涛的父母心疼这对年轻人:“实在扛不住,就回家吧。”

        尽管热爱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2015年,他们还是决定回阜阳老家。“我们从报道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他们可以,我们也一定行。”马涛的想法得到了刘宁的支持,“我嫁给他,看中的就是他的人品和干事情的闯劲,他的决定,我当然支持。”

    那一年,挣了一百万元

        “我们开始是想回来办教育的,没想到成了‘菜贩子’。”5年后,回想起刚回到老家时的迷茫,马涛已经淡然许多。

        办教育需要场地、资金、生源,这对他们来说,一辆面包车的家当显然撑不起这个梦想。

        马涛的父亲在阜阳开着三轮车贩卖生姜。回家后,马涛帮着父亲奔波在菜市场,他发现,父亲一天卖一小车生姜可以挣300元,“如果卖一卡车,不是挣得更多?”

        如果说代际可以分为“前浪”和“后浪”,那么区别就在于“后浪”可能看到并且抓住更多的机遇。

        那一年,连马涛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和父亲挣了50万元。

        接着,他和弟弟每两天去河南濮阳拉丝瓜,回到阜阳由父母负责销售,每次都供不应求。

        这给马涛带来了启发:“如果把某个单品做到极致,就能拥有话语权和市场议价权,利润自然会更高。”

        2016年,他的眼光瞄准了花菜。一年时间,他们就占有了阜阳60%的花菜销售市场,并且购置了两辆货车。“最多的一天卖了10万斤。看到父亲数钱时喜悦的眼神,我知道任何职业都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和传统的“菜贩子”不同,马涛更注重商品的质量和服务,他专门买了两辆三轮车,雇佣工人把货品送到批发商车上,整齐地码好。“买花菜,找马涛”,这一招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做批发有盈利,也有亏损。我和家人约定,别受每天收入的影响,一个月算一次账。”马涛说,“到年底一算账,竟然挣了100万元。”

    不能做一辈子“菜贩子”

        2016年年底,马涛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初步积累。“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难道要做一辈子的‘菜贩子’?”

        此时,规模农业正在迅速兴起,土地流转已经成为热词。马涛决定:“去农业的上游看看,做规模化种植。”

        刘宁毫不犹豫地支持了丈夫的决定。

        2017年4月,他们在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搭建了他们第一个蔬菜种植大棚,开始种植生菜。为了解决成本,“我自己去天津大邱庄买钢材,回来后‘偷偷’量别人大棚的尺寸,绘制好图,然后请工人帮着搭建”。

        如今,马涛的万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先后投入1200万元,流转了300亩土地,建起了180个蔬菜大棚。

        之所以选择三合镇,是因为离新建的蔬菜批发市场只有20分钟路程,客户需要蔬菜,立刻就可以从大棚采摘送过来。“等于每天都在种植,每天都在卖菜,每天都有收益。”

        在马涛看来,时间是最大的成本,而种植业首先要解决“向土地要效益”的问题。记者看到,他的大棚里只有两种菜品:西兰花和生菜。“大棚生菜每年可以收割7茬,收益快。种植的品种少,可以做到精,更好地提高种植质量。”马涛说。

        除了大棚蔬菜种植,马涛还配套冷链设施、产品分拣包装、电商物流,形成了以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业综合企业,进行全国蔬菜统筹统销。

        昔日的大学教师,越来越像个现代农民。

    做成贫困户和创业者的家

        68岁的张加林正在大棚里给生菜浇水。张加林有点耳背,看到马涛过来,大着嗓门打招呼,声音里满是喜悦和亲切。

        张加林的妻子和儿子先后因为触电去世,儿媳妇改嫁,留下孙女和他相依为命。从2017年起,张加林就开始在马涛的公司做工,“一年能挣3万块钱,生活费和孙女的学费有了着落”。

        对张加林,马涛总是给予特殊照顾,地里有农活,优先让张加林干,保证他有稳定的收入,马涛把这称为“定向扶贫”。“老张眼里有活,每天都来园子里,啥活都干,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只要能走出家门,张加林都要过来转转,没有活干,就拿起扫帚帮着打扫卫生。

        除张加林外,不定期在“万联农业”打工的贫困户共有150人,年收入从16000元到30000元不等。而把土地流转给马涛的农民有103户,每亩地年租金就有1300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形成产业规模的马涛没有忘记他的父老乡亲。“马涛经常请来农技专家给附近村民和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变输血为造血,已经带动周围农户建起了260亩种植基地。”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镇长王峰说,“马涛的基地不是最大的,却是思路最清晰、责任感最强的一家。正是在他的带动下,三合镇已经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兴旺景象。”

        扶贫之外,马涛还注意到像他一样有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如何让有梦想的人行走在逐梦的路上,如何解决他们的迷茫?

        “青创小栈”应运而生。

        马涛拿出办公楼的一层,改造成一个个办公间,还装修了一个可以容纳300人的教室。“凡是愿意来的创业者,每人免费提供一个办公间,教室用来进行集中技术培训和沙龙交流。”马涛说,“‘青创小栈’很小,但我们的内心空间很大。这个时代需要能承接未来的想法和产品,也需要着眼未来的年轻人。”

        张璞是位90后,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阜阳从事教育培训,遇到了马涛和他的“青创小栈”。在这里,张璞通过与大家的思想碰撞和启发,事业蒸蒸日上,如今已经办成了一家占地60亩地的民办学校。“我现在虽然不需要这里的办公间,但我还会经常来这里寻找灵感和动力。”张璞说,“从这里的其他人身上,我能看到自己过去的样子。我需要‘小栈’精神,这里是我永远的家。”

        “我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我知道现在该做什么。”在马涛心里,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做成一个融科教研一体的农业综合科技园,“依托自己对农业的实践和认知,结合产业振兴的时代背景,尝试着走出一条农业和农村振兴的新路。”

        “选择了马涛,我就是选择了爱情,也选择了方向。”一直默默支持和陪伴着丈夫的刘宁说,“我们都曾经是大学老师,既然选择了返乡创业,就必须坚定地走下去。我们回到了阜阳,更渴望走出阜阳,走向全国。”

        (本报记者 常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