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6日 星期六

    “纬萧”考说

    作者:钱仓水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6日 11版)

        战国时期的庄周(约前369—前289)在《庄子·列御寇》第三十二里说:“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意思是,河岸上有个贫苦人家,依赖着纬萧供食,其子入水,于深渊之中获得了千金之珠。此句首见“纬萧”,可是“纬萧”又令人不解:这是一种怎样的劳动,能够产生什么成果,何以能借此生活?

        于是后人便据词释义:“纬,织横丝也”(《说文解字》);“萧”即“萩”(qiú。蒿类,茎高丈余。见《尔雅》);纬萧就是“织蒿为薄”(晋司马彪《庄子》注,见《文选·陶征士诔》),就是“家贫织芦蒿为薄,卖以供食”(清郭庆藩《庄子集解》)。因此,今刘盼遂、郭预衡在《陶征士诔》注释其中的“纬萧”说:“编织蒿草做成席箔”(《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箔”通“薄”,帘子),已经大致上解开了“纬萧”的谜团。

        突破了咬文嚼字框框而直指“纬萧”底蕴的是唐陆龟蒙,他在《蟹志》里说:蟹“蚤夜觱沸,指江而奔,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曰蟹断,断其入江之道焉尔”;蟹在秋冬之交,如泉涌出,向江奔去,捕鱼人就顺着它跋涉的方向,在水中布置纬萧,也就是蟹断,阻断其通道,借以捕捉。断,又写作“簖”,为一种阻断式的渔具,既可捕蟹又可捕鱼。自此,“纬萧”即“蟹簖”的解释为历代人认同:

        今之采捕者,于大江浦间,承峻流,环纬帘而障之,其名曰断。(宋·傅肱《蟹谱·采捕》)

        芒苇织帘箔,横当湖水秋。(宋·金嘉谟《鱼簖》)

        泖田秋霁稻未镰,苇箔竹断收团尖。(元·张宪《中秋碧云师送蟹》)

        纬萧风急蟹全肥,黄雀头头饱不飞。(明·王世贞《冬日村居》)

        纬萧截水,见半漾湖波,半撑湖嘴。(清·朱彝尊《桂枝香·蟹》)

        或纬萧为断,承流而取之。(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蟹》)

        渔者善谋取,纬萧断以采。(清·爱新觉罗·弘历《水乡稻蟹》)

        稻熟时,以纬萧障流取之,谓之蟹簖。(清·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十月·煠蟹》)

        类似例句都说明了庄子所称的纬萧就是后人所称的“蟹簖”。对此,大家熟悉,即以绳把芦蒿或竹子先编成帘子,接着把一个个帘子插入水中,拼连起来,从此岸到彼岸,横贯河道,它不妨水流(可从帘子的间隙流过),不碍船行(其梢柔韧,船底擦过蟹簖是两不损伤的),可是却阻断了鱼蟹的通道,从而捕捉。此解被今《辞源》采纳:“纬萧,在河流中堵水以捕鱼蟹之具,也叫蟹簖。”

        此解是否正确呢?可以从几方面来检验:首先符合《庄子·列御寇》所述情境。既然是“河上”的贫苦人家,自然靠水吃水,况且其子还能沉入九重之渊获得千金之珠,那么平日一定捕鱼捉蟹,包括制作“纬萧”来捕捉鱼蟹,卖以供食。其次符合“纬萧”词义。“纬”本指织物的横线,与“经”相对,此处又有了将渔具横置河道的意思,那么与“断”义相通;“萧”是芦蒿类的植物,即用以编帘的材料;据此,“纬萧”是一个形象地兼顾了材质的渔具名称。最后符合“蟹簖”演进的环节。蟹簖最早称“梁”(或称“鱼梁”),《诗经·邺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梁”即拦鱼的水坝,“笱”为竹编成筒形、口有倒刺的捉鱼器具;据考,它是以土石横截水流,阻断鱼路,并在坝上开个洞穴,以笱相承,从而捕捉鱼类(高亨《诗经今注》);之后便演进为“纬萧”;至晋则称“沪”,例如张勃《吴都记》说“江滨渔者,插竹绳编之以取鱼,谓之扈业”,那是因为南方多竹,便以竹代萧的缘故;之后才有了“蟹簖”的称呼。“纬萧”正是“蟹簖”在历史逐步演进过程中的一个转折性环节,并不突然,合乎逻辑。

        那么,证实了庄子所称的“纬萧”即后来的“蟹簖”有什么意义呢?第一,间接反映了我国先民已经察知某些鱼类和稻蟹的局部洄游现象。局部指的是仅在某一河段,间接则是从土石或芦蒿横截水路而推知,至于直接而全程的洄游,那是到了唐代,因为经验的积累和视野的扩大,才为陆龟蒙《蟹志》所揭示,而且还罩上了神秘色彩。洄游是某些鱼类和稻蟹的习性,察知和把握洄游现象折射出了捕捉的理性和自觉。第二,间接透露了先秦人已经吃蟹的信息。既然纬萧能捕鱼蟹,而且河上人家还赖此卖了供食,养活一家,于是,尽管在先秦典籍里寻觅不到直接吃蟹的记录,却有了一个先秦人已经吃蟹的旁证。第三,填补了蟹簖演进中的一段空白。蟹簖是我国历史上一种最重要、最普遍、最省力高效的渔具,比起钓、罾、旋网、拖网等,捕获量更大,为满足市场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渔业史研究不能绕开而要格外注意,使这一渔具演进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

        此外,南朝宋颜延之在好友陶渊明死后写了《陶征士诔》,为萧统《文选》收录,其中有句“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后人对“絇(qú)”的注释是“絇,状如刀,衣履头也”,刘、郭在《中国历代散文选》中便据此注释成“鞋头上一种钩形的东西,可以穿系鞋带”。实际上《尔雅》就说“絇谓之救”,亦即絇是“网罟之别名”,如此,“织絇”则与“纬萧”匹配,就是织网编帘,编织的都是渔具,为一种副业劳动,而“灌畦鬻蔬”为一种农业劳动,两者相补,或许更加贴近诔文原意,也更加贴近陶渊明的实际景况。

        (作者:钱仓水,系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