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心声】
编者按
5月29日,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6月2日,在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考察调研中走进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就科技创新、科技强国作出重要指示。近日,光明智库邀请此次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三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畅谈心声,并采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企业科研团队,就如何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出声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叶培建:
“跑”出中国加速度达到创新新高度
在全国两会刚刚结束、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25位科技工作者的致信给予亲切回复,令我十分激动和兴奋。
今年七月,我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将要实施。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情况下,许多方面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艰难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坚强领导,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第一目标,发挥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病毒的传播,开始有序复工复产复学,形势一天天好起来,也为全世界抗疫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了条件。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我们火星任务最吃紧的阶段。临近出厂,千头万绪,但发射日子是不能随意变的,否则至少要推迟26个月。航天人充分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发挥了我国的独特优势,按原计划完成了产品测试并转运海南发射场的任务。现在,“天问一号”在发射场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进程顺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一次认识到,科技工作者应该有极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包括航天人在内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中国人民。
几十年来,我们航天人和其他科技工作者一样,在持续创新中推动事业前进,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我国探月工程已经五战五捷,嫦娥四号月背“盲降”并进行巡视是世界第一次,发射月球中继卫星是世界第一次,中国特色空间站的建设也已拉开了序幕,等等。我们是开放的,在向世界学习的同时,一定要牢记,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被人卡脖子。这一点,航天人体会最深,因为历史的教训和切肤之痛告诉我们,高端的航天技术是买不来的。尤其在当前国际竞争压力巨大的形势下,我们更要释放科技创新的动能作用,克服一切困难,凭借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以所研所学报效国家,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一定会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扎实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推动建设优良作风学风中走在前列。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深知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有多大。这鞭策着我们争分夺秒、再接再厉。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非常有信心,通过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科技创新一定能够“跑”出新时代的中国加速度,达到新的中国高度!
作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我代表航天人作出庄严承诺: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早日实现中国的航天强国梦,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航天人提出的“探索浩瀚宇宙”目标过程中再立新功。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回信,让我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倍感温暖和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问题,为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众所周知,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晶体管的发明,当时是为了替代体积大、功耗大的电子管,它还催生了获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集成电路的发明;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巨磁电阻效应,其研发是为了寻找新的磁传感器;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石墨烯,是为了寻找后摩尔时代能替代Si(硅)的新材料;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GaN(氮化镓)是为了制备出能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我带领团队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则是为了降低电子器件能耗而导致的“从零到一”的科学突破。这些例子说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常常会催生科学上的重大发现。
我强烈呼吁,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强力支持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强力支持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自主发展的基础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应当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机械区分开来。在科技史上,发现室温超导,发现太阳能转化效率超过Si但价格与Si相近的太阳能电池,发现硬度比拟金刚石、延展性比拟钢铁的材料……这些发现不但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还可能引导全新技术和工具的发明。应用价值越大,对应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往往越具有挑战性,原创性也越强,颠覆性意义也越大。为此,我们必须重点规划好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
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也是培养最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的摇篮。要完成这样的研究,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所在学科的科学理论掌握得融会贯通,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得入木三分,对专业实验技术和仪器驾驭得炉火纯青;需要学生有非常好的科学直觉,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突出能力,有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犀利眼光,有善于归纳演绎的辩证思维能力,有探究自然奥妙的强烈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大愿望,有“虽千万人吾往矣”、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有百折不挠、追求极致、挑战极限的优秀品格。
最近,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清华大学成立了五大书院,启动实施“强基计划”,推进完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强基计划”重在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是与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相衔接的一项重要计划。
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对各类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进行大力度改革,营造有利于从事重大应用和需求导向尖端前沿基础研究的氛围,吸引、激励有条件的大学、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人员从事这样的研究。这直接关乎科技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
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应对能力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后,我带领团队成员反复学习回信精神,倍感荣幸、激动、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科技工作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科技支撑给予了充分肯定。3月15日,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这次又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回信向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这支队伍的深情关爱、充分信任和殷殷重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两次前往武汉,准确研判疫情,为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决策建言献策。我们深入“红区”,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推广应用H7N9禽流感救治的“四抗二平衡”经验,并创新性地将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微生态、干细胞等新技术用于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我还指导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在新冠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机制、药物筛选、疫苗研究和诊断试剂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及时总结并推广经验,连线厄瓜多尔、新加坡、西班牙、意大利,积极和全球分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
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我深刻体会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实践,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科学防控,全体医护人员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经过全国上下联防联控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也是我国坚持科学战疫来之不易的成果,让我们更加坚信“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更加坚定创新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让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浙江大学传染病学科也具有几十年的传承与积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全国人民、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时至今日,传染病仍是人类健康头号杀手。部分传染病,如狂犬病、黄热病等正“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新发突发传染病以空前的、每年新增一种或多种的速度不断向人类袭来。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防控,但我国传染病总体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
根据我们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历次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斗争经验,我对今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和救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整体布局,尽快建设传染病国家实验室。进一步整合传染病领域优势力量,针对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协同攻关,全面开展病原与发病机制研究、诊断技术创新、药物和疫苗开发、治疗新方法新技术探索等,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构建高水平的传染病防控科技防火墙。
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救治设施建设,优化临床救治设施布局。建议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均设置感染性疾病专科,依托大型综合性医院,建设适当规模的、永久性的、具备负压隔离条件的、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的病房设施。按照“平战结合”模式,平时作为普通病房,突发情况下快速改造成标准的传染病防治医院和应急医疗中心。
加强传染病防控与科研队伍建设,打造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灾难的人才队伍。加强综合性医院传染病专业设施与能力建设,改变评价方式,提高传染病医护人员的待遇,稳定专业人才队伍,确保传染病科研、医疗与防控人才后继有人。
构建发热患者国家级大数据云平台,加强传染病常态化监测。加快完善城市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体系与数据库建设,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技术在疫情应急管理中的深度应用,采用统一的、结构化的电子病历,进行常态化监测和数据分析,建好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前哨”。
总结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宝贵经验,加强推广应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有效策略、技术和方案,应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在全国乃至国际推广应用。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詹媛、李建斌、杨珏、张胜、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