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2日 星期二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保就业的重要前提

    作者:文建东 冯伟东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2日 19版)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强调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六稳”“六保”的首要内容都是就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有生产才有工作机会,就业和企业运行是同一问题的两面,保就业的核心和落脚点就是保市场主体。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保市场主体,能够运用的基本调控手段主要是保生产、保项目、保运营,以及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顺畅。随着市场分工的日益深入,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大都嵌入在某一个甚至多个供应链和产业链之中,企业的运行必然受到其所在供应链或产业链的影响,链条上的企业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只有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才能带动相关各个生产环节,实现经济增长,并为链条上每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外部环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正常运转起来,就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正因如此,党中央、国务院把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列为近期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目标,比如“六保”任务之一就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也把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作为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议强调,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要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要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一方面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企业的协同发展,但也会产生更大的不稳定性,放大行业风险。一旦链条上的某一个环节停摆,出现供给短缺或需求不足,整个上下游企业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比如此次疫情对各国经济的冲击,就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传导影响到了全球的经济运行,也对我国经济安全形成了挑战。

        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风险需要通过政府监管和调控来加以平抑甚至规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重要制度条件。比如,此次疫情出现之后,我国便通过宏观调控及时对价格波动幅度进行了限制,对出现短缺的产业链供应链给予优先政策支持,快速弥补了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的供给不足,也防止了投机性生产过剩的出现,这对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促进就业稳定非常重要。疫情出现以来,一些与防疫物资相关的产业链供应链在保障疫情防控需求的同时,避免了生产规模的大起大落和产品价格的急涨急落,实现了稳定发展,正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及时调控与有效监管。再比如,国有大型企业充分发挥了产业链和供应链核心点和聚合点的辐射作用,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迅速复工复产。通过宏观调控的有效引导,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快速恢复了对上游产业原材料的供给需求,并在保障生产供给的同时,推动了下游销售企业的快速恢复和日益活跃,加快了产品的市场供应,形成了整体的链条化的复工复产。还比如,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民营中小微企业进入产业链,进入核心项目或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形成了产业链供应链的良好生态和稳定发展格局,为促进就业稳定形成了重要支撑。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稳步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部分云平台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5月18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达91%。

        应对疫情冲击,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就业稳定,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有效实施。党中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期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支持企业尽快开动生产以提供就业机会。即使短期内出现财政赤字,由于财政投入可以把增长潜力激发出来,一旦经济增长重启,赤字也会很快得到解决。而且,得力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我国中央财政具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资金实力。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的实践效果,需要对准就业机会进行精准支持,优先支持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产业和企业复工复产,尤其是服务业和大量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将财政资金向这些企业倾斜。财政资金的使用要精准有力,针对不同市场主体面临的不同实际困难,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更加充分和明显的效果,最大限度地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以取得更为积极的保生产、促就业的效果。

        在金融政策方面,要进一步把当前的金融政策用好用实,更多地出真招、出实招。优先满足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金融需求,确保对链条上关键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满足就业带动明显企业的金融需求;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优先满足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带动作用,确保对有业务往来的民营中小微企业进行及时和足额的资金支持,通过金融优惠政策的精准施策帮助企业尽快实现自我修复,加快实现复工复产。

        (作者:文建东、冯伟东,分别系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特约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