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

    云南发布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作者:本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1日 08版)

        本报讯(记者张勇)日前,云南省发布了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据《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日趋完善,90%的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大幅增长,湿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不断改善,退化生态系统得到修复,石漠化、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全省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66个,初步形成了由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园、动物繁育中心等构成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网络,全省85%的重要物种得以保护。云南建立了包括自然保护区、基因库等在内的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成功驯化天麻、灯盏花等20余个药用植物品种,引种了以南药为代表的多种药用植物。

        多年来,云南多措并举保护生物多样性,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了“一湖一条例”,丽江拉市海等9个保护区实现了“一区一法”;初步建立起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实施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云南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建立了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了云南自然保护区、云南植物标本等一批数据库,景东彝族自治县在中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试点;推进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云南还持续加强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云南是全国最大的核桃、澳洲坚果种植和生产基地,花卉、咖啡、坚果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亚洲象、白眉长臂猿等成为生态旅游名片,保山百花岭村赢得了“中国自然教育第一村”等美誉。云南还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建立了与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区域政府间对话交流机制,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东盟、南盟、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合作,促进了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