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健康服务不仅需要关注身体,还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心理状态和社会需求,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和死亡的认识,从疾病预防和社会康复多个维度提供医疗服务。生命教育不仅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及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各方面对生命的关注,还包括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倡导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从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医疗机构有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回去后,我们将持续开展生命教育,普及敬畏生命、关爱健康、尊重医学规律的理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全社会对医学、医务人员的理解与尊重。进一步梳理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资金投入,设计考核指标,引导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采用多种方法开展生命教育,包括传统的生命教育方法、信息化的生命教育方法和体验式的生命教育方法;发动全员力量共同开展生命教育,包括专业医护、医学院校、学院学生、医务社工专业人才、志愿者等,并鼓励医务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作为新兴、特色力量加入生命教育团队,发挥其在医患沟通、资源链接、项目策划等方面的专业作用,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李慧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