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知识界代表委员之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代表:
坚持立德树人 培育核心素养
从全面发展的维度看,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和关键特质:扎实的知识,博学;优秀的品格,自律;关键的能力,创新;正确的价值观,爱国。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堪当时代大任的新人。所以发展素质教育,第一,要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育人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主题,建好育人过程中思政课的主阵地;第二,教育内容上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体系;第三,教育方法上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为立足点,以鲜明的创新能力和个性优长为创新点;第四,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正确价值观念塑造、必备品格养成、关键能力培养、基础知识落实“四位一体”育人理念。
北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委员:
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高等医学院校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到医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以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医学生成长全过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抓手,重塑医学人才专业培养模式,以服务基层服务人民为导向,弘扬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引领医学生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对此,北京大学医学部将自身教育目标进一步细化明确为培养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人民、具备国际视野、充满人文情怀、爱党爱国的优秀医学人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委员:
完善青少年体育评价机制
体育很重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也很重要。但是,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依然存在以下问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普遍没有养成;对于学校体育对全面育人作用的认识依然不充分。其核心问题是体育素养的评价机制不完善。因此,建议全面实施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机制,研究建立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从意识、知识、行为、技能及体质健康水平等维度对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智能化手段全面开展测试。同时,科学运用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结果,将体育素养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和培养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引导各方面提高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
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欢委员:
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的根与魂
劳动教育对于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首先,要结合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做好整体设计,明确劳动教育“教”什么、学生“干”什么、教师“指导”什么、学校“评”什么等问题,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的根与魂。其次,将劳动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围绕家务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劳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更加有尊严”的理念。最后,协同家庭、社会开展劳动教育,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导,一方面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劳动对于孩子成长的独特价值,将家庭中原本属于孩子的劳动机会还给孩子;另一方面要整合各类劳动教育资源,因地制宜,拓展劳动实践场所。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委员:
美育应通过艺术体验实施
美育旨在增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力,与人的优雅度、品位感与情感的丰富性直接相关。美育应通过艺术体验实施,让学生放声歌唱、静心聆听、沉浸表演、创意表现,应以专业指导提升表达美的专业性,但不宜过多在知识与理论层面展开。锡山高中的艺术课从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技四个大类中设计课程,供学生选择修习,艺术课一直开到高考前夕。我们把合唱作为高中艺术必修课程,班级、年级分别有合唱曲目,每年举行合唱节。加强艺术教育需要考核评价保障,但绝不意味着要用纸笔测试的方法考试,用纸笔检测知识容易导致美育远离审美、远离体验,考出来的艺术知识,既无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更无法培植学生的创造力。
(本报记者晋浩天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