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6日 星期二

    从“人跑会”到“云跑会”

    作者:本报记者 孙小婷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6日 06版)

        【记者观察】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2020年全国两会和人民大会堂,是否不同于以往?作为一名上会记者,我手持手机云台,一路拍摄了自己从驻地出发,前往人民大会堂参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报道的过程。经过剪辑制作,观众便能通过观看这支Vlog(视频博客)收获身临其境的体验。

        两会报道向来是记者拼手速见功底的“战场”,也是运用新技术、尝试新创意的“舞台”。今年按照大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记者采访主要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与代表委员的“面对面”交流变成了“隔屏相望”,这一报道方式的变化,对全媒体记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长枪短炮”用不上,“围追堵截”代表委员也不灵,视频报道怎样才能鲜活生动?此时,换个思路就会发现,“云跑会”其实并不妨碍记者实现“在场”的报道。

        搭载5G、AI、云计算等各类“黑科技”的新媒体设备正在为两会报道赋能。今年的上会装备,已经从三脚架、相机、“小蜜蜂”的传统“三大件”变成了“AR眼镜、智能手机、手持云台”的“三小件”,连同笔记本电脑一起装进“光明侠”背包里,记者便可以轻松上阵。

        设备在“减负”的同时,智能化却不断增加。戴上“波导式AR智能眼镜”,记者就可以“刷脸认人”,从镜片中看到代表委员们的基本信息;打开智能手机上安装的“光明纵横E媒体系统”App,采集到的图、文、音、视素材便可一键上传云端,通过智能算法实时将语音转换成文字;而使用5G网络传输,更让新闻素材的“云采集”“云搜索”“云处理”变得畅通无阻。

        当然,技术和设备再先进,内容好不好看还是观众说了算。视频连线的新闻发布会如何进行?怎样聆听代表委员们的审议讨论?会场还有哪些新变化?这些不仅是记者心中的问题,也是观众关注的焦点。

        一支支Vlog作品中,记者化身视频博主,让观众从记者视角进入两会现场,围观“云采访”从准备到结束的全过程。哪怕镜头微微晃动、说话出现卡顿、操作设备遇到故障,这些画面中的小“瑕疵”或者“尴尬”,却因为真实自然的流露而格外具有亲和力,引发了不少网友点赞:“形式真新颖,内容很生动,主播接地气!”“这样的Vlog,怎么看都不嫌多。”“我已经准备好追更啦!”

        对于全媒体记者来说,不论“人跑会”还是“云跑会”,如何让读者和观众爱看,始终是摆在记者面前的一道考题。

        (本报记者 孙小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