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6日 星期二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高岩:

    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对学生影响至深

    作者:本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6日 15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做好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必须答好的一份考卷。”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高岩表示,“学校给学生赋能什么、学生在校经历了什么,尤其是学校办学历程中的文化积累与育人特色,对学生就业影响很大。”

        “疫情期间,学校能否带领学子蹚过疫期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最终考验的是学校育人质量。”高岩代表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详细介绍,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船海核”领域有着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积累与校企合作渊源,始终瞄准科学前沿和行业急需,着力培养“三海一核”领域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和科学家。学校从制定培养方案开始,首先向行业企业征询、制定、修改方案,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了“陈赓实验班”“海洋信息班”等特色人才品牌,以及校企协同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订单+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共建研究院、教学实验室、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校外实践实习实训基地150余个,共建企业开设了《创新认知与实践》等9门实验课程和6门课外讲座。这种育人模式培养的学生热爱船海,忠于行业,每年有半数毕业生走向“船海核”领域和国防系统,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9%以上,专业对口度在95%以上,学校成为中国最大的“船海核”领域人才培养基地。

        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连续多年居全国高校前列。高岩代表认为,这与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关。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几乎每位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最少会参加一项科创竞赛。每年超过5000人次投入科技创新,获国内外科研创新奖100余项。学校的科创活动从单一的品牌竞赛发展为科创节,从“一院一品”发展到“一院一节”,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这种在科研实践中泡出来的创新意识成为学校人才就业最亮的名片。”高岩代表说。学校毕业生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高度赞誉:“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生的简历都沉甸甸的,参与了很多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身上具有一种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

        “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对学生影响至深。”对此,高岩代表深有感触,哈尔滨工程大学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秉持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的使命担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境界追求,以及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形成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成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独特的精神品格,影响和熏陶了一代代青年学子的科研观和世界观。“未来,我们要继续发扬和传承哈军工红色文化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岩代表说。

        (本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