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4日 星期日

    物候与万物之美

    作者:王冠良 熊娟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4日 12版)

        【光明书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诗人杜甫名篇《春夜喜雨》中的两句。

        故宫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故宫知时节》一书,名如这首诗,讲述的是故宫节气与天地万物之美的故事。由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宋英杰先生撰写的此书,以故宫博物院院藏详解七十二候的《月令图》为缘起,从文化与科学两个维度,图文并茂地解读古今节气与物候。

        中国古代历法中,关于时间的叙述方式有四时、八节、十二月令、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于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十二候虽使用频率不高,但正日益被大众所熟知。据宋英杰先生介绍,七十二候是二十四节气的延伸和细化,是建立在古人长期对生物物候(植物、鸟类、昆虫、走兽)以及非生物物候(天气现象)的观察中,梳理、归纳、总结形成的。“候应”以五天为单位,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植物的萌动、开花、结实,自然的冰冻、解冻等,都可以成为时间的参照。比如,春天的惊蛰一候为“桃始华”,山桃盛放,绚丽多姿的春天拉开序幕;夏天的夏至二候为“蝉始鸣”,鸟语喧杂、蝉声阵阵,是为炎夏;秋天的寒露三候为“菊有黄华”,菊盛放,秋意正浓;冬天的立冬一候为“水始冰”,水面开始凝聚成冰,渐入隆冬。

        可见,古人不仅观天象、观气象,也观物象,从天文学、气象学到物候学的应用轨迹,是先贤们借鉴其他生物的智慧来感知物候,应用于耕耘稼穑与日常生活的大智慧。

        然而,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又怎样与故宫相连?

        缘起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这套《月令图》册。《月令图》是一本既有文化艺术价值、又有科学参考价值的物候图谱,全套包含春夏秋冬四册,每册18个对开,对应各“候”,每候有一面绘画、一面文字。图册封面处题为南宋夏圭款,后经考证,实为明代画家所绘。图册每一册均有乾隆帝钤印,每一册开篇均有乾隆帝御笔题词,第一册开篇还有乾隆帝题序一篇,可见他对图册的喜爱。该图册虽不是名家名作,但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七十二候”内容,为我们研究古代科学与文化提供了图像依据。

        古代社会,农事为立国之本,五谷是朝廷的税赋之源,也是民众的衣食之本。因此,古代颁布政令的出发点,就是顺应天时、地利,以求得物产的最大化。自先秦时期开始,月令与节气相继萌生且并行,开始了中国古人的时间法则。月令,便成为自上古时期开始延续几千年的礼法制度,是依循自然时节而做出调整的政令,是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当行之“令”。可见,也是“道法自然”、顺应上天意志所指导社会运转、生产生活,大家都依循“月令”这一官之施政、民之行事的“基本法”,概莫能外。

        月令除指导农事外,也关乎祭祀;关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利、道路、房屋等的建设与修缮);关乎赏罚(包括赈济、抚恤);关乎贸易、税收、城市秩序;甚至关乎日用器皿的纹饰设计,衣冠服饰的更换等生活礼仪。可见,月令不只是施政纲领,还是生活指导;是古代社会的顶层设计,也关系到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既是方法论,也是世界观。由此也看出,中国人与天地自然融合的哲学观。

        这种影响既从实际出发,又是浪漫富有诗意的。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一套《雍正帝十二月令行乐图》,尺幅巨大,笔触工细,内容丰富,可谓宫廷画之翘楚,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雍正皇帝在不同时节中的宫廷生活。作品按四季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分别为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冬月参禅和腊月赏雪。可见古人在时节变化中不断演化而形成的文化生活。

        节气与物候的意义是什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二十四节气是对于气候密码的中国式破译。而中国式破译的核心,就是把最复杂的气候转化成最浅显的物候,使得每个人都能明白,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让人们身边的每一种生物,都可以成为天气、气候的“同声传译”。于是,一年四季不仅仅是平铺直叙的数字,更是有情节的时间故事。

        立春,冰雪始融、蛰虫始振;雨水,鸿雁迁飞、草木萌动;惊蛰,桃花盛开、黄鹂鸣唱;春分,燕子归来、雷鸣电闪;清明,梧桐花开、彩虹出现;谷雨,浮萍生长、布谷鸟翩翩起舞。

        立夏,青蛙鸣叫、蚯蚓舒展破土;小满,苦菜可食、麦子成熟;芒种,螳螂破茧而出、伯劳鸟鸣叫、反舌鸟却收声;夏至,鹿角脱落、蝉鸣阵阵;小暑,热风来袭、蟋蟀潜藏;大暑,萤火虫飞舞、大雨淋漓。

        立秋,凉风送爽、寒蝉鸣叫;处暑,天清地肃、谷物成熟;白露,候鸟纷飞、百鸟储粮备冬;秋分,雷始收声、昆虫蛰伏;寒露,贝蛤肥美、菊花盛放;霜降,猛兽捕猎、草木黄落。

        立冬,水凝成冰、地冻天寒;小雪,虹藏不见、闭塞封冻;大雪,鹖旦不鸣、老虎孕育新的生命;冬至,蚯蚓屈身、泉水开始涌动;小寒,大雁开始北归、喜鹊开始筑巢;大寒,小鸡孵出、鹰隼猎食、水覆坚冰。

        “在古人眼中,每个季节,无论严还是慈,其实都是上天对于万物的悲悯。春天,护佑万物复苏;夏天,纵容万物成长;秋天,催促万物成熟;冬天,强制万物休息。”这个过程,既潜移默化、又循序渐进,既不动声色、又千变万化。

        即使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天气变化依然深入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对于天气的关注,可以不止于自己的添衣保暖,也可以把眼界扩展到从天地变化、万物生息中悟得一些朴素的智慧。

        一年的时节,由立春启程,大寒结束。即便是在隆冬时节,七十二候中的“水泉动”“雁北乡”依然给人以春的消息。一年的起始,是天地万物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伊始,也是每个人承故纳新、万象更新的伊始。古人依据节气这一时间法则,循时而耕耘,顺时而生养,一如今天的我们,同样地跟着日月行走、跟着节气过日子。

        《故宫知时节》一书的最后这样写道:“什么是好天气?遵循时令的天气,就是好天气。只要冷暖有常,雨旸有节,便可以被视为‘正气’。而无论月令,无论节气,还是七十二候,都是对于‘正气’的解读方式。中国人最高的气候理想,其实只有四个字——‘风调雨顺’,人们并无奢望,天气只要遵循时令规律便好。风调雨顺,于是五谷丰登;五谷丰登,于是国泰民安。”

        (作者:王冠良 熊娟,为故宫出版社编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