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地方本科高校,泰州学院在建校之初,就围绕为苏中地区抗日和民族解放事业培养急需师资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岁月不居,天道酬勤!80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筚路蓝缕,负重前行,坚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初心不动摇,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不断线,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不松劲,立足泰州,面向全省,走向全国,培养了数十万优秀师资,被誉为“三泰黄埔”“名师摇篮”。如今,学校办学层次已不断提升,但师范教育的初心和底色,始终不渝。
传承师范传统,凝练师范精神,内化为学校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动力所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师范精神与师范传统是教师教育的精魂,同样也是泰州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精神源泉和动力所在。
泰州学院所在的江苏泰州,有着传承千年的师范教育传统。北宋名儒、“苏湖教法”创始人胡瑗,在此创办安定书院,广育天下英才,首创“分科教学体系”,并留下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著名论断。
根深叶茂,一脉传承。胡瑗、王艮、黄葆年、韩国钧等前贤的教育理念,被1941年诞生于抗战烽火硝烟中的泰兴师范、1952年成立的泰州师范以及泰州电大所继承。泰兴师范首任校长、苏中地区著名教育家刘伯厚主张“学用一致”和“为民族解放、为社会进步、为人民服务”,泰州师范强调艰苦创业,泰州电大倡导终身教育。溯源同归,对于植根于深厚地域文化和师范传统的泰州学院而言,“培育英才、锻造名师、服务社会”的师范精神和师范品格,就是学校80年办学历程中积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也是学校在新时代发展的伟大精神和不竭动力。
站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起点上,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使命、新挑战,泰州学院结合所在地区文化遗产及自身发展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承师范传统,扬师范精神,主动适应新时代大学担当文化传承创新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要求,凝练提升师范精神与师范文化,总结完善为“敦尚行实、明体达用”的校训、“惟精惟诚、知行合一”的校风,“尚严尚实、以身先之”的教风,“且学且思、笃志敏行”的学风等“一训三风”,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核心,作为学校“54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化育人”、阳光教育行动和服务泰州行动等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理论支撑,作为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的思想源泉和动力所在,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己任,与时俱进,砥砺前行,实现了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特色发展,充分发挥了在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聚集、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打破专业壁垒,培养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筑梦人”“追梦者”
泰州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核心使命和本质职能,深入贯彻落实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围绕“传道授业解惑”和“立身做人表率”的师范生标准,厚植教育情怀,提升职业认同,强化教师素养,不断增强师范类学生服务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情感,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
学校上承近80年师范教育根基,立足完备的师范教育体系,营造浓郁的校园师范文化,致力于通过把师范文化的“根”留住,让师范文化“浸润”到校园每个角落,落实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日常活动、制度体系之中,以尚思尚实的校园风气、志存高远的育人理念、优秀校友的良好声誉和广大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涵育莘莘学子,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筑梦人”“追梦者”。
升本以来,泰州学院瞄准应用型高校建设目标,坚持教师教育不动摇,实施“做精做强师范专业,做大非师范专业”发展战略,先后建成7个师范类本科专业。经过数年的拼搏,一批师范专业和学科已脱颖而出,在省内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与影响。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成为“省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入列“省高校品牌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入选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学校还积极推动高师教育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双向互动,邀请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参与,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师范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泰州学院创新实行“四年不断线”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通过综合设计和分段实施,促进师范生实践能力训练的“循序渐进、逐步养成”;建立了“教—研—训—赛—评”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理论与实践的循环促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师范专业的学生培养硕果累累。
“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春色迎面来”,泰州学院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秉持师范育人理念,力推学生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重在素质,打破传统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壁垒,创造性地将师范类人才培养的经验和举措向非师范专业迁移、拓展。学校大力构建全面涵盖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强基体系,以师范专业要求为标准,强化所有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师范专业学生,学校积极树立教师职业理念,努力提升其教育教学素质;针对非师范专业学生,鼓励、引导其在修习本专业课程之外,提高综合素质,申报教师资格,报考教师岗位。同时,坚持举办富有鲜明师范特色、实现文化育人的“博雅课堂”,通过主题演讲、话题讨论、文艺表演、作品展示等将具有教育意义、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相关的元素融入其中,助力培育“知博行雅”的新时代大学生。推行“三个一”阅读计划,引导工科学生每学期每人至少推荐一本非专业优秀读物,每周至少一次阅读打卡,每学年举办读书分享会和读书推荐会各一次,提升人文情怀。
集聚服务力量,强化校地合作,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办学80年来,泰州学院始终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和教育需求,坚持以培养优秀师资及各类专门人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己任,为泰州、苏中地区基础教育输送了10多万名优质师资。
学校坚持以质量立校、以特色名校,不断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应用型教学实践研究,着力培养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优秀师资。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人才需求,把培养优质义务教育师资列为服务地方的主要举措,保证师范生培养规模不缩水、质量不打折。学校在承办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本科学历师资岗前一年专题培训的同时,还为拉萨师专近70名学生见习提供业务指导,受到普遍赞誉。学校主动跳出江苏,面向中西部、面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招生,累计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师范类毕业生逾千名,他们扎根家乡教育,迅速成长为一线教学骨干,受到了所在地教育部门的高度认可。
面对新时代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新要求,针对师范类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学校大力提倡教师科研的实践性、应用性研究,将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促进自身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助推器”,为师范类人才培养工作发挥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实现了校地、校校深度合作,协同育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历经80年风雨历程的泰州学院,在阔步迈入本科高校行列后,不忘初心,传承千载师范传统;立德树人,孕育万千桃李芬芳。今日的泰州学院,传承师范教育办学特色,以教师教育为着力点,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崇高使命,牢记“为人民办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聚焦培养更多勇担“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之重任的基础教育师资,努力“培育英才、锻造名师、服务社会”,走出了一条坚守师范底色、打造自身亮色、提升办学成色的发展之路。
(作者:邰苑)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