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既立足和服务当下,又关乎民族永续发展的决战,在2020年迎来最关键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短板补扎实,基础打牢靠,就要立足长远,在关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下功夫。”代表委员们指出,医疗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教育决定国家人才力量,生态提供民族生生不息的栖息环境,全面小康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中华民族要在文明史上往前迈进,就要在决战的路上把它们发展好,在实干中出成绩。
给百姓一个方便贴心的健康服务体系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只意味着大健康的格局正在形成,更意味着全民健康理念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的经验。如今,这样的经验不仅融入了整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且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进程中不断更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所有居民均可通过智慧App“身边家医”获得签约医生最及时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手机上一划一点,就能找到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给的提示信息。”居民赵森竹已经年近80岁,她常常在网上与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医生交流。
“几年前我们已经实现电子化签约,医生与患者之间形成连续固定的服务关系。”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委员介绍,“如今,我们将家庭医生升级为‘智慧家医’,整合医疗及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更高水平的一体化、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
智慧诊疗使患者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智慧档案使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网格化定位,具体到户;智慧上门为患者提供药品配送一体化服务,为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出台,健康中国建设有了新的“施工图”。聚焦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铺往广大农村。
在四川乐山,过去,乡村医生“招不来、引不进、留不住、考不上”,如今通过“乡村医士班”免费定向培养乡村医生,一支“永久牌”人才队伍正在锻造。在山西吕梁,13个县均成立医疗集团,村卫生室达标率超过90%,远程诊疗体系覆盖村庄并逐步完善。
一个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才是充满生机活力而又和谐有序的社会。实干之下,一条致力于让近14亿人过上美好生活的健康中国之路正在铺就。
给学生一个看得见、实现得了的教育梦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重庆中旭学校的学生王小言入学时各科成绩的得分率只有40%左右。他的父母没有把他送进过去很多家长看好的公立学校,而是送进了新开的民办学校。
正是在这里,王小言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和幸福感,开启了学业的进步之旅。学校专门为他配备的导师与他进行了10余次深入交流,引导他找到了自己的爱好——生物学。在学校实实在在的帮助下,王小言信心倍增。他用自己的零花钱在校园建了一方鱼池,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美化均由他完成,如今已经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我如何才能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如今,王小言心中已经有了这些问题的初步答案。
“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华东师大副校长、华东师大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委员表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坚持依法管理学校,坚持教师发展为本,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民办教育要与国家教育发展大计接轨,要服务于国家人才培养,更要把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当作第一追求”。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代表委员普遍认为,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不只是让国家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是让高质量的教育如雨露般浸润大地,让教育发展的种子在每个孩子的成长中生根发芽。
拿到广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江口镇胡村的罗雨婷没有为上学的钱发愁。虽然家里经济并不宽裕,但生源地助学贷款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如何把学上好、把本领练好,是她唯一要操心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出台落实一系列教育帮扶政策,解决了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
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今天,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成为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实现得了的梦想。
给今天和未来留一片绿水青山
2018年5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生态管护员更求曲朋巡护时发现,澜沧江对岸有金钱豹活动,立即用相机拍下了珍贵的照片。
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力量得到整合。三江源国家公园将正式设立。在那里,雪豹、藏羚羊等高原生灵可以自由栖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代表认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必须在实干中注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立足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实际,深入挖掘特色自然资源,继承和发扬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探索和创新成果。”
实干之下,全国森林覆盖率已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约8%提高到2019年的22.96%。监测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
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龙河湿地,几年前水资源严重不足、自净能力差、淤积严重、景观缺失的状况已经改变——国控断面水质早已达标,各类鸟和原生鱼类聚集于此,当地村民因环境改善实现了创收。
被称为“长江之肾”的洞庭湖,在2003年至2013年期间劣五类水质占比一度增加到5%,二、三类水质断面已经消失——面对危机,湖南省打响了洞庭湖生态环境保卫战,挖沙被叫停、污染企业被关停、对养殖网箱进行了拆除。如今,八百里洞庭鱼翔浅底、碧波荡漾。
在举国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到17%的目标:截至2019年,全国已建立275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共11029处,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谢德体表示:“生态治理从粗放变得严密,生态保护力量由弱变强,生态状况由局部改善发展为总体改善,这就是实干的成果。”
(本报记者 彭景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