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牢记嘱托 奋勇向前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陈海波 刘江伟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2日 05版)

        空中俯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新华社发

        随着武汉步行街的商铺逐渐恢复营业,城市也再次迸发出活力。新华社发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塘万村大棚果蔬种植基地,当地村民在采收西红柿。新华社发

        山西省太原市虎峪河与汾河交汇处附近的景色。新华社发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从秦巴山区到太行深处,从浙江余村到汾河之滨,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所至,攸关国脉、情系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念,千年大计、百年目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言犹在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殷殷嘱托,温暖着每一名群众的心窝,激励着亿万人民在奋斗追梦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鼓作气,打赢这场硬仗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牵挂的一件大事。在深切的惦念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洒满脱贫攻坚之路。

        越到决胜时刻、攻坚阶段,越要一鼓作气、奋力拼搏。

        如何补短板?如何夯基础?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各地考察,把党中央的关怀送到乡亲们的心里,把群众的心愿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亲切关怀、巨大鼓舞,激荡着中华大地焕发生机的春潮;殷殷嘱托、眷眷深情,凝聚起各族儿女奋勇向前的力量。

        “从‘小木耳’到‘黄花菜’,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两个‘大产业’,反映出他对百姓兴业致富的深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再次坚定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宁启水代表说,“我们村将通过发展黄姜、柴胡种植和养殖产业,筑牢产业根基,让大家生活得越来越好。”

        “漫漫脱贫路,殷殷民生情。习近平总书记用行动激励各族人民和各级党员干部咬紧牙关、只争朝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尚勋武委员说。

    绿色发展,筑牢美丽中国底色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

        浙江、陕西、山西,这是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过的地方。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乡亲们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关停矿山、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余村民宿主人潘春林说:“走对了路子,日子越来越红火。”

        在陕西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言近旨远,敲响警钟。陕西省负责同志表示,要坚持举一反三、彻底治理,开展覆盖秦岭全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和整治行动,持续抓好受损生态环境修复,加快还清生态环境历史旧账。

        在山西太原的汾河之滨,习近平总书记看得更深更远: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三年前,他在山西考察时提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三年来,太原市先后启动治理工程,使“九河”重现一碧万顷。

        把时间再往前推,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还出现在更多地方。今年春节前夕,他赴云南滇池考察,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去年8月在甘肃考察期间,他专程了解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指出“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为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村一改过去依赖化肥增产,猛下农药增收的耕作模式,开发生态可持续又高效的农产品。现如今村里家家种湘莲,户户农旅商,走出了一条田园生态链、农旅相融合的发展新路。”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能干代表告诉记者。

    潜心创作,用精品力作凝聚奋进力量

        “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去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掷地有声。

        一年多来,从西北大漠到沿海小岛,从边防哨所到森林草原,从城市建设到兴农一线,文艺工作者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一次次远行,一次次归来,又一次次再出发。

        静下心来搞创作,把创作好作品作为立身之本,成为文艺工作者的座右铭。

        8天,50亿元,1.35亿人次。三个数字,托举出“史上最强国庆档”的票房奇迹。

        2019年9月30日至10月7日,《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用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艺术、精良的制作,诠释了“中国式大片”的魅力。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从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到报告文学《乡村国是》,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银幕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重磅公布,一年多来,迈向文艺高峰的创作步伐铿锵有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作品应突出时代特色,反映时代进步,在与时代同行中引领时代发展。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文艺工作者的心。从诗歌到散文,从绘画到剪纸,从歌曲到戏曲,文艺界围绕防疫抗疫主题创作了一大批文艺作品,开辟了同心抗疫的精神战场。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委员表示,文艺可以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抚慰情感的作用。在历史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文艺都应当是号角和鼓点、春风和阳光。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面对前所未有的伟大历史进程,文艺也将大有可为。贵州省文联主席欧阳黔森代表正在创作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他满怀深情地说:“文艺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记录历史进程中的感人故事,凝聚成一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动力和支撑。”

        (本报记者 李慧 陈海波 刘江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