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牵动着每位国人的心。大家都想为抗击疫情出力,我也非常想参与到抗疫工作之中,但自己既不是临床医生,不能去武汉救治一线贡献力量;而且也不是流行病专业的,疫情数据分析、预测疫情发展等不是自己的专长;更不是科学家,疫苗和药品研发与我搭不上边。曾经真有一种“报国无门”的感觉,我只能全力以赴发挥公共卫生专业背景和卫生政策研究的专长,利用手上的笔,多写一些疫情防控建议。
从武汉“封城”起,我就开始思考疫情防控的相关问题,从大年三十开始至今一直在写建议。我于1月29日提交《关于加强统筹协调、防控疫情必须全国一盘棋的建议》。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文件多、表格多,但基层防控工作和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我于2月3日提交《关于疫情防控切忌形式化、简单化,应关注工作实效的建议》。针对疫情可能引发的群众就医难以及其他可能涉及经济社会稳定的问题,我于2月6日提交《关于警惕和预防疫情引发“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的建议》……截至2月8日,我撰写并提交了10份建议。
为了使建议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新闻报道、微信网友信息、专家评论,经常在线上与一线疾控中心人员、医院和基层医务人员以及基层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和建议。如观察周边社区防控情况,访谈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了解培训情况和工作困难等。日常的政策研究以及对医疗卫生系统和基层实际的了解,为我写好建议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我共撰写并提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研判报告和建议17份,包括《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灰犀牛”事件的研判分析及对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 推进协同治理 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形势的分析及策略调整的建议等研判报告》《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关于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的建议》等。
(本报记者晋浩天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