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社团史研究不断向纵深拓展,在此过程中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一批科学社团渐入学人视野,涌现出一批批研究成果,令人欣喜不已。在诸多研究近代科学社团的学人当中,河北大学范铁权教授无疑颇具代表性。他长期坚守科学社团史研究,不断推出新成果。最近,笔者读其《知识传播与学术转型:中华学艺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后,颇有耳目一新之感。通览全书,笔者认为,该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其一,独辟蹊径,视野广阔。学界以往对民国学术史的研究,从学术思想和学术制度等方面用力者较多,且集中在欧美留学群体的贡献上,如对中国科学社的研究等。相对而言,对于同时期日本留学群体之研究却远远不足、成果较少。事实上,日本在中国学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轨过程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有必要进行细致深入的考证与研究。《知识传播与学术转型:中华学艺社研究》一书聚焦中华学艺社这一留日群体,全面展现该社在知识传播和学术建构中的作为,试图厘清民国学术转型与日本学术演进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作者认为,中华学艺社同人留日期间,“广为接受经过日本学者输入、吸收、消化、过滤过的欧美文化,亦包括日本学者本土化研究成果”,日本学者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领域的研究对中华学艺社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书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将中华学艺社置于民国发展变迁的大背景下,展示出这一知识群体兴衰发展历程,揭示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境遇和最终命运,体现出了作者较为宽广的学术视野。
其二,内容丰富,新见迭出。该书以中华学艺社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变迁为主线,重在钩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活动场域下其在知识传播与学术转型中的作为。全书共十章,主题不同又相互勾连,前四章以时间为轴,对中华学艺社诞生、发展、繁荣、衰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后六章以中华学艺社的体制化建构为主线,对其群体聚合与组织变迁、知识生产、学术场域、兴办教育等横断面进行专题剖析。书中不乏独到见解,如对中华学艺社同人聚合因素的梳理,认为“相似的教育背景、共同的理想追求无疑是丙辰学社创始人群体得以聚合的关键性因素,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及亲缘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亦不可忽视。由学缘、地缘、亲缘三种因素主导下的多层次的社交网络为丙辰学社创始人群体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并在日后社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继续发挥着作用”。又如,该书认为中华学艺社对中西方文化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努力学习、借鉴西方,另一方面注重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体现出既反省又衔接的鲜明立场。另外,该书还就中华学艺社与其他民间组织、政府的关系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令人信服的观点。
其三,史料翔实,考证严谨。该书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涉及报刊、档案、日记等各类资料。基于此,作者不囿成说,对许多史实进行了缜密考察。如对中华学艺社创建早期的历史,以往的研究大多语焉不详,且多有以讹传讹之处。该书就此进行了细致考证。如学界多人认为李大钊是中华学艺社的发起者,作者通过对史料的全面搜集,将李大钊参与的主要社团以及李大钊与丙辰学社同人研究旨趣详细对比考证,最终得出结论:“说李大钊参与筹备纯粹的学术组织——丙辰学社,目前看来缺乏史实依据。”又如,针对陈启修归国前后的若干问题,学界似乎早有定论。但是作者经过史料检视,得出了不同结论。历史研究讲究回到历史现场,以彼时彼景作为历史阐释的前提,作者精于考证、用事实说史的态度恰恰是历史研究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此外,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史学叙述,是拓展历史研究的一大趋势。该书即是突破学科背景和研究方法的藩篱,用多学科视角探究具体历史问题的成功尝试。作者旁征博引、运用自如,兼之流畅的语言表达,使得该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与可读性。该书的出版,拓宽了近代留学史、学术史的视野,堪称科学社团史研究的又一力作。
(作者:左玉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