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使北京各个在建工程项目按下了“暂停键”。如今,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中,面临着对一大批社会影响大、施工工艺高、设计方案复杂、需要多方联动的文化文物类项目的重启。
其中,箭扣长城修缮项目的顺利复工,引起了有关各方的极大关注。箭扣段长城位于京郊怀柔区,蜿蜒呈W状,因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号称“万里长城最险段”。
积极应对疫情 把老匠人请回来
4月下旬,箭扣长城东段123号至130号敌台及边墙(箭扣三期)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计划2020年年底完工。
箭扣长城修缮项目的复工复产也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原来,文物类修缮项目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很高,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4月以来,已经有一批技艺精湛的老匠人参与了箭扣长城的修缮,并在其中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按照原定计划,这批老匠人年初回外地老家过年后,应在春节假期后如期返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为了能把老匠人都请回来,北京市怀柔区有关方面积极协调,及时与参与箭扣长城修缮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一线施工人员取得联系,密切关注全国、匠人所在省份和北京市的防疫要求。在有关政策规定许可后,对需要返工复工的人员逐一进行了精准服务,通过定点接送、统一隔离、防疫培训、集中接送等多种途径,确保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再次回到箭扣长城的修缮现场。
此举对于疫情下重要文化文物修缮项目的复工复产,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直接结果是,去年参与修缮长城的老匠人如今都回来了。
北京市怀柔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张彤透露,今年箭扣长城修缮将延续“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以排除安全隐患为主要目的,保证文物建筑安全为基本,不过分修缮,保护箭扣长城的惊、险、奇、特、绝、野的“特点”,妥善保护箭扣长城周边的整体景观风貌,延续箭扣长城独特的文化景观特征。
箭扣长城考古清理同步启动
对于这次修缮工作的细节,修缮工程技术顾问程永茂告诉记者,这段长城山体结构突兀,多悬崖峭壁,是箭扣长城最险的一段,也是修缮难度相对较大的一段。相比此前几次,首先原料运输就要困难得多。农用车和骡子运送原料距离较短,绝大部分路程需要依靠工人人抬肩扛。
为了保证长城的原汁原味,修缮涉及的每一项工作也是细之又细。
“长城本体的每一处破损情况都不同,相应的处理方式就不同,修缮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点一策,采取有针对性的修缮方法。”程永茂介绍,排水问题是长城修缮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此次工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如果排水不畅,就会影响墙体。特别是冬天,水渗入墙体,就会导致墙体破裂。而畅通排水口,需要考虑每一棵树如何清理。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箭扣长城修缮,还同步启动了考古清理工作。程永茂介绍,箭扣东段长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高低起伏较大,考古清理工作难度也相应增加。比如,遇到地面有石头堆积或者土层较厚等情况,清理出原始地面,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清理方法,以便更好地保留历史信息。但在此前修缮工程的基础上,施工人员对植物的判断处理、台阶砖的收集稳固等有了一定的经验,可以相应节省一定时间。
张彤表示,随着修缮工程的深入,还将对施工细节进行进一步分析研判,尽可能在最小干预的情况下,保留长城旧貌。下一步,北京市文物局、怀柔区还将启动针对长城本体和周边古建筑的抢险、修缮和安防等工程,计划7月份对怀80号敌台、176号敌台以及磨石口水关门进行抢险加固,年底启动箭扣南段长城154号以北墙体到162号敌台及墙体的修缮工程。
严格遵守文物保护理念和最小干预原则
按照原计划,2020年,本应是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至2035年)实施后各项保护任务颇为繁重的一年。
根据北京市2019年4月颁布的规划,北京长城文化带的空间范围得以首次明确——总面积4929.29平方千米,分核心区与辐射区,其空间布局为“一线五片多点”,长城沿线664处/片保护性资源里分布着2873处资源点,按照价值可分为长城遗产、相关文化和生态资源3类。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箭扣长城二期项目就曾作为规划公布后正在实施的长城修缮项目而备受关注。
箭扣长城总长7071米,是明代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截至目前,已经修缮完成2232米、敌台和敌楼11座。此次修缮的箭扣长城东段,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东南侧山岭之上,总体修缮长度1094米,敌台8个。正北楼、石门、翻石过海、油篓顶等市民所熟知的景观都在这一段。
北京市文物局世界遗产处处长黄威介绍,该项工程是北京市2020年长城文化带折子工程,北京市文物局将指导怀柔区有关部门严格遵守文物保护理念和最小干预等文物保护原则,延续箭扣二期修缮思路和做法,最大限度地保持长城景观原貌,确保长城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继续探索设计驻场制度等做法,同时加强研究,依托新成立的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并安排北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全程监督工程实施,确保施工质量,力争成为国内砖石类长城修缮工程典范。
(本报记者 董城 本报通讯员 郑秋颖 范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