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12日 星期二

    专业认证给师范教育带来哪些改观

    作者:王 红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12日 13版)

        2020年5月6日,在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一年级小朋友正在上开学第一课。张大岗摄/光明图片

        编者按

        教育发展,师范先行。近年来,如何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师范、鼓励师范院校坚守师范特色,成为困扰师范教育发展的普遍难题。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2019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通过师范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师范专业认证,如何抓住改革的“牛鼻子”,又将如何推动整个师范专业发展的深层变革,本文的解析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强化属性,破解“上不去、下不来”困境

        师范教育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母机”,对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由于近20年来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潮的影响,师范专业发展陷入了既“上不去”也“下不来”的困境,备受诟病。所谓“上不去”,是对师范专业学科学术水平状态的描述,认为师范专业“学术性”水平普遍低于同学科的非师范专业;所谓“下不来”,是对师范专业师范特性状态的描述,认为师范生毕业以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需求,并没有表现出比非师范毕业生更突出的专业特性和优势,因而师范专业在“师范性”上也并不强。

        这种“上不去”“下不来”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师范类专业发展所普遍呈现的困境。为了追求学术性,很多师范大学开始追求综合化发展甚至“脱帽”,相关的学术研究对中小学基本是隔空喊话、隔靴搔痒,离师范专业为基础教育培养教师、服务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初心越来越远。其结果是,不仅学术水平没有如愿以偿得到提升,反而又因为过于追求强化学科水平而忽视了师范性的特色。越来越多的优质中小学在招聘教师时不再选择师范专业毕业生,而转向到综合大学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中招聘,这更加剧了师范专业的尴尬处境。

        师范专业认证的实施将为破解师范专业发展的困境、引导师范专业回归初心指明方向。专业认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师范类专业设置入门门槛,更重要的是通过具有鲜明师范特色的指标设定要求强化了师范专业的专业性。也就是说,师范专业认证将会强化师范的专业属性,承认师范性本身的专业地位;师范类专业的学术性不是从学科研究自身的深奥高难来体现,而是体现在学科和育人的教学学术;同时,师范类专业的学术性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表现在对师范性的支撑,即为师范而学术。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将会引导师范类专业坚定自身的学术价值取向,树立方向明确的学术追求。唯有这样,才能够让师范专业走出发展困境。

        构建新范式,改变脱离实践、隔靴搔痒

        师范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说明旧的师范教育发展方式已经滞后于社会发展,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亟须改革。而之所以滞后,是因为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始终缺乏明晰认识,比如在培养目标上是知识本位还是能力本位,在课程设置上是重实践体系还是重学科知识体系,在研究方面是学科本位导向还是实践问题导向,等等。这些关系到师范专业在研究与实践中重点或优先关注的问题、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以及专业发展的机制体系建构等,是一系列与师范专业深层次内涵发展相联系的内容,其实质是师范专业的范式变革。而师范专业认证恰恰就起到了引发范式变革的推手作用。

        在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引导下,师范专业的质量观不再停留在对过程与要素的考查,而在于以“产出导向”为引导,重点考查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以及这三者之间的逻辑支撑:课程设置与教学是否能确保课程目标达成?课程目标设定是否能确保毕业要求实现?毕业要求设定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预期?专业目标设定以及毕业要求是否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相匹配?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是否由包含校友、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决定?等等。

        最为关键的是,课程设置不能再仅仅只关注学科自身的逻辑或因人设课因岗设课,而是要密切反映社会需求并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逻辑密切关注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之间是“强联系”还是“弱联系”;专业质量考查的逻辑终点也不再是学生毕业的那一刻,而是延伸到关注学生毕业后5年内职业成就达成度及持续性发展;学术研究也不能只是象牙塔里的“自说自话”的抽象学术,而是密切面向中小学发展需求的实践性学术;同时,为了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以及确保师范生人才培养与中小学发展的鲜活实践密切相连,认证标准对从事师范专业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具备职前职后一体化指导能力,这必将推动师范专业的教师更多深入中小学一线,改变过去脱离实践隔空喊话的弊端。

        认证所推动的这些变化并非师范专业一招一式的表层变化,而是带有方向性和内在性变革,师范专业所关注的问题和重点及所采取的行为模式都将和以往有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就是师范专业发展范式的变迁过程。认证就是通过它所引发的范式变化起到撬动师范专业内涵变革的支点作用。

        以专业鉴别,激发师范教育竞相追求卓越

        长期以来,僵化、沉闷、缺乏活力的师范教育体系,让少数师范院校安于现状,故步自封,创新不足,同时也使更多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失去竞争力和吸引力,看不到发展的希望,于是在转型呼声下走向综合化,急于摆脱“师范标签”。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推出,特别是师范专业认证的周期性以及我国师范专业认证独特的三级体系设计,让许多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重拾希望和信心。

        在三级认证体系设计下,不仅有基准性的达标,而且还有合格与卓越的层级区分。这样的制度设计将会从两方面激活师范教育发展。其一,师范教育的质量不再以学校的身份和层次来区分和贴标签,而是以专业为单位来鉴别。这就意味着,即便学校整体层次达不到卓越,但若某个单项师范类专业办的好,也可以被认定为卓越水平。同时,那些办的没有起色、没有品质的师范专业则会感受到压力。这无疑让许多过去“得不到阳光”的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看到了冲向卓越的盼头和希望,将会激发学校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某个专业,强化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让某些过去颇有优越感的师范院校开始有危机感,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改革优化专业建设。其二,三级专业认证让一些高水平综合大学也有了办师范专业的积极性。以往,高水平综合大学通常并没有积极性参与举办师范类专业,然而三级卓越水平师范专业的设置,让高水平综合大学也开始对师范专业青睐;而随着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始参与创办师范专业,又势必给师范大学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推动师范大学更加认真努力守住“本分”,办好师范类专业。这是一种开放性竞争性的专业发展生态,这样的生态必然给师范专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活力。

        同时,此次师范专业认证的一大创新就是体现了“持续改进”的理念。认证结论只是6年有效,6年后将会重新认证,这势必会引导各师范类专业在认证结论和标准的引导下采取切实的持续改进的举措。与周期性认证相配合,依托国家高等教育数据平台搭建的全国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将通过定期发布全国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实施常态、动态监测。目前,通过首次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一级质量监测,从全国、全省、全校和专业4个层级刻画出我国师范类专业办学规模和质量的总体状况,绘制出5000多幅师范类专业图谱,呈现出师范专业整体发展的活力状况。

        建立体系,推进师范教育治理现代化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日渐走向深水区,要破解痼疾越来越考验管理者的施政智慧。师范类专业认证也是一项教育治理创新,标志着师范教育管理方式从外部调控、行政施策走向综合治理、专业引导,体现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努力方向。

        一方面,《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从酝酿到出台历时3年,经过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专项研究和广泛调研,也经过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估机构和师范院校专家组的充分座谈、建言和修订,又经过江苏、广西两省深入的试点工作,是多方参与的智慧结晶。另一方面,专业认证标准的建立与实施,也是近年来教育标准化进程的产物,通过国家统一认定认证机构资质,统一认证结论审议等方式,保证全国认证质量的一致性,同时各相关部门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分类实施、持续改进等实施策略,确保认证工作的科学实施和公平有效。看得出,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从制度设计到推进实施,都一改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在确保“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等基本理念得以落地同时,通过优化教育治理,真正促进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类师范认证标准即将发布,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将日趋完备,三级五类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将逐渐形成。值得一提的是,首批通过认证的结果全部是“有条件通过”,这些专业将依据认证专家现场反馈意见和专家组现场考察报告进行持续整改;认证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使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和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在师范教育中落地扎根。

        (作者:王 红,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教师教育学部部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