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霍学喜委员的过程,就是一次“三农”问题的头脑风暴。如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点农副产品供给、破解农产品滞销卖难……一个个重要问题事关国计民生。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哪里?他回答说,问题的答案在基层,在田间地头,在实地调研中。
“只有经过认真扎实的调研,才能写出有深度、接地气的提案和调研报告。”作为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霍学喜一直非常关注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为调研脱贫攻坚,他多次深入秦巴山区,实地走访贫困户,调研了解实际情况,这为他写出高质量提案提供了大量翔实数据和一手资料;为制定我国苹果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他走遍了我国大部分苹果产区,对每个产区的产业发展特点、增收关键点、技术革新难点了如指掌。
对于一个有着三十年研究经验的老“三农”,霍学喜深深懂得“向基层扎根”意味着什么。“作‘三农’专家,必须把眼睛向下,甘当农民的小学生。”在霍学喜看来,基层有着最生动鲜活的创造。肩负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的使命,霍学喜将双脚深深扎在基层的泥土里,将身影与人民紧紧地牵系在一起。
在他看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最为宝贵。因此,他主抓全国苹果产业发展,多次调研乡村生态发展,并为乡村人才振兴建言献策。为激活农村创新创业动力,霍学喜还提出“完善创投合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案,他希望通过完善企业的组织设计,让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和鼓励更多农民就业创业致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作为“三农”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我将用更好的产业发展成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用更多好的提案和调研报告,支撑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霍学喜笑容里蕴藏着希望。
(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