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美食的特点是自身的展示性和对他者的诱惑都颇为强烈。于是乎,无论是品尝还是欣赏,都会为其独特的形式和美感所折服。原因在于浓郁的地域特色已经融入美食制作之中,并且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示出来,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地域和民族文化常常通过一饭一食,便可转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让人品尝时犹如穿行于香艳的味觉长廊,味蕾迅速被刺激。
王族的散文集《食为天》(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中所写的新疆美食,皆是新疆人喜欢,且被世人熟知的一日三餐。其中有烤羊肉串、拌面、抓饭、大盘鸡、烤包子、手抓肉,还有哈密瓜、冰糖心、小白杏和无花果等。亦有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饮食,如平锅羊肉、缸子肉、苏甫汤、冬拜吉干、沙尔阔勒等。全书注重传递美食在日常生活中的温暖,尤其着力呈现人们享用美食的自足心理,表达了美食和人或一块土地共同的演变。
书中最让人着迷的是王族留在舌尖的记忆。他在内地长大,当兵到新疆后犹如一个窥探者,兴致勃勃地观察和品尝当地美食,亲身经历和听闻了不少趣事。譬如吃烤羊肉串前,先站在烤摊前看羊肉逐渐烤熟的个人嗜好;吃烤包子时“一看二摸三慢吃”的个体经验;被西瓜里面焖熟的羊肉震撼后,追寻其制作方式在民间的悠久历史……如此一来,王族的味蕾品尝与心灵体会,便变成具体场景中的幸福。古往今来的美食家,大抵都是这样,体验了故事与美食形成的微妙关系,记忆就变成无法忘却的味道,而之后的述说又是一种品尝。
新疆的美食大多都保持了原生态制作方式,也更为契合大地生息。譬如馕、烤包子、馕坑肉等,便不借助任何烹饪器具,仅仅用一个馕坑便可炙烤而熟。如此古老而又坚实的做法,在当下的新疆仍处处可见。在王族的笔下,新疆人从容地在大地上种出粮食,在制作时又让其回归大地,人与食物之间保持的和谐关系,证明了“民以食为天”的事实存在,以及在悠长岁月中的生存承袭。
王族是一个谚语爱好者,在《食为天》中引用了诸多与食物有关的谚语。譬如,“一个人的家乡,在他的锅里”“人吃剩的馕渣子,要留给鸟儿”“果子落下,离树不远”“一碗饭让眼睛看饱,也让肚子更饿”。谚语是最短的文学形式,亦是最富诗意的口头传播信息。谚语最大的价值,是可以供人们复制使用——某位牧民说过的一句谚语,有一天会被另一个人想起,他想起的一刻其实就是顿悟的一刻。而顿悟之后,必然会有意识地改变观念,或自觉统一行为。新疆谚语多在牧区流传,是牧民的自我律条,至今仍然被沿袭。正因为它质朴、明快、工整和直接,会让人在瞬间清澈,然后获得认知。王族引用的食物谚语,基本作用是生存教诲和指引,大到诠释“民以食为天”的深明大义,小到以一日三餐的释怀总结世界。书中大概有上千条食物谚语,有力提升语言张力,也呈现出地域的精神色彩。
读《食为天》,犹如与美食共同穿越时空,最终到达一场旷野或葡萄架下的饕餮盛宴。美食书很难写,既要对食物属性精准把握,又要有个人的独特体验,方可写出一篇读之有趣、有味、有情的文章。王族在《食为天》中写了诸多颇为迷人的细节,使文章既好看又余味悠长。譬如一个人吃拌面离开后才想起忘了喝面汤,于是又返回喝面汤以完善“原汤化原食”的情节;20世纪80年代,一位在烤羊肉摊上负责开票的姑娘,其爱情的悲欢和命运变化;17世纪的一位法国画家,以冒死精神证明番茄可以食用,并推介给世人的奇特经历……这些细节故事,读来让人不由得感叹:原来故事也是美食,记忆亦是味道。
《食为天》不仅仅写的是新疆美食,还呈现出绿洲乡村的生存世道、边疆民族的旷世情怀、戈壁沙漠的美丽传说。读这本书,最直接的感受是,新疆是一个有酒有故事的地方。
(作者:陈晓婷,系新疆文化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