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06日 星期三

    磨炼“绣花”功夫 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上海推进“两网”建设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

    作者:朱亮高 董幼鸿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06日 05版)

        上海浦东新区建立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发挥其在“一网统管”体系中的枢纽作用。资料图片

        上海市徐汇区,市民通过扫健康码进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事。资料图片

        【探寻“中国之治”的“实践密码”】

        摘 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搞好城市社会治理,关键要磨炼“绣花”功夫、牵牢“牛鼻子”工作。这些年来,上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好抓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今年上海市委明确以一号课题方式深入推进“一网统管”体系建设。“两网”发力,科技赋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两网”融合,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努力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关键词:城市治理 “两网”建设 人民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搞好城市社会治理,关键要磨炼“绣花”功夫、牵牢“牛鼻子”工作。近年来,上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好抓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将分散式信息系统进行有机梳理整合,体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这“两网”产生的历史背景、内涵和要素、在疫情防控中的功能,未来愿景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像“网购”般方便

        上海市民刘先生感觉到政府部门办事越来越方便,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也越来越高,但偶尔也会遭遇“小尴尬”。他讲了亲身经历的故事,到区里有关部门办房产纳税的事项,去之前想象中不怎么复杂,把材料按单子准备完备就行了。

        然而,来回跑了好几趟才将事情办成。究其原因在于,房产中心和税务部门两个管理系统,信息和数据不共享,许多材料互不相认,各自固守流程和要求,让老百姓往返跑、跑酸腿。类似事例时有发生,老百姓叫苦不迭,而政府部门也觉得没有过错,都在按程序办。

        问题催生改革。为解决群众办事难,2018年3月,上海市政府推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对业务流程进行革命性再造,打通各部门数据,建立统一办事服务平台,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一个总门户、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实现从以部门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管理者为本位向以服务对象为本位的深刻转变。

        经过两年多时间推进,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知,到政府部门办事好办了。李先生去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网约车驾驶人员背景审查事项,体验到了“一网通办”的便利。利用自助终端完成身份认证后,系统自动调取身份证、户口本和驾驶证信息,生成申请表,并推送到后台审批系统,不到10分钟,他就收到了审批通过的短信提醒。

        这样的速度和温度也体现在为企业办事服务中。上海“一网通办”重要举措推出后,优化流程、精简程序,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斯拉上海项目就是一个例证。该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这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的生动缩影,“一网通办”跑出了“上海速度”“上海温度”。

        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政府部门内部数据整合和业务流程再造,使得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在重视优化和完善线下服务流程的基础上,给群众和企业提供网上办理新路径、新平台,做到线下“一窗”有“温度”、线上“一网”有“速度”,坚持网上网下互动、部门之间联动,真正体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强调“把困难留在后台、便利留在前台;把复杂留在后台、简单留在前台”,为群众提供高效整合的温馨服务,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一网通办”改革缘起城市治理现代化探索,是新时代“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新名片,也跑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2.“一网统管”:实现城市治理“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行驶在市区道路上的渣土车,既容易洒落尘土,污染城市道路和空气、影响市容市貌,还时常发生超速现象,造成交通事故、人员伤亡。如何有效治理这一现象,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和堵点。

        浦东新区深入分析发现,渣土车运营资质审批权在区环保和市容管理局,从工地运出渣土由市容环保部门审批,渣土运输车日常交通运行管理属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管理,车辆行驶交通违法由交警执法,车辆运输路途的市容违法行为又由城管部门来执法,资质取得和吊销归市容部门负责……一辆渣土车管理的背后,各系统都在独自发力、错综复杂,由于部门间的信息隔离和管理不统一,导致难以形成合力,繁杂的治理逻辑、群众的不满情绪,倒逼政府转变思维,探索整体性治理新路。

        浦东新区在坚持协同治理背景下,发挥“一网统管”协同效能,将各系统之间数据和信息全部接通,呈现行驶中有公安眼睛盯着,路上有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GPS算着,地面有公安和城管守着,运出渣土的地方有二维码扫,合法身份的车辆一旦出来,各系统同时启动对渣土车的全方位监管,各种信息和数据接入到城市运行中心大屏上。由此,对渣土车辆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群众对市容管理的满意度也不断攀升。

        这种管理模式和思维,综合形成“一网统管”,体现科技赋能,追求精细化治理。201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探索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现城市治理“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体现“观、管、防”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紧扣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目标方向,在数据汇集、系统集成、联勤联动、共享开放上下更大功夫,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系统,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子。超大城市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需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时感知发现问题、快速有效处置问题的能力,下好“绣花”功夫,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确保城市更安全更有序。

    3.“两网”发力:科技赋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在疫情防控毫不放松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产复市,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对上海城市治理来说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尤为巨大。

        如何做到精准防控、科学防控和动态防控成为各级政府面对的现实课题。“随申码”的推出破解了这一难题,是“一网通办”与“一网统管”这“两网”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复工复产、复学复课等,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汇聚的国家、本市公共管理机构数据,实现跨部门互通和共享,经过数据建模,分析评估后,一种新型的、数字化人群健康流动管理新模式——“随申码”应运而生,方便了市民工作、生活、出行,助力企业平稳复工复产。

        “随申码”是上海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助力疫情防控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成功实践。其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让个人健康信息汇总出居民防疫大数据,有效分析在沪、来沪人员的“千人千面”情况,并按其情况定制化防疫管控举措。“随申码”建立了人群健康身份的精准识别机制,并促成信息在社区、机构、单位与公司之间互认互通,成为疫情精准防控的依据,也立起了复工复产的参考标准,实现了精准防控和动态防控的目标。

        “随申码”呈现的虽是一个二维码,背后却是大数据支撑下各部门信息共享,体现“一网通办”的服务思维。同时,又面向社会提供社区人员登记、复工人员登记、健康自查上报、疫情线索举报、发热门诊查询、口罩预约购买、医疗物资捐赠等多类服务,提高了数据采集、使用效率。这又丰富了“一网统管”的具体应用场景,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插上了科技赋能的翅膀。

        “一网通办”,通过远程办、应急办、承诺办、延后办、快递办等形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不见面办理”“零接触服务”,不见面办理的办件率不断提升。截至今年3月底,“一网通办”“随申码”已累计使用超3.7亿次,用码人数超1441万人。“一网统管”为应急状态下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分析、联防联控、资源调度、信息共享等提供技术支撑,有效赋能疫情防控。

    4.“两网”融合: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今年上海市委在“一网通办”基础上,明确将推动“一网统管”作为一号课题,出台《上海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久前,上海市召开推进大会,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网”建设进一步明确方向、愿景。“两网”建设不只是技术手段创新,更是管理模式创新、行政方式重塑、体制机制变革,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城市治理全方位变革。

        “两网”未来建设重在强化“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的实战导向。为体现“放管服”一体化,徐汇区“一网通办”促进市场监管部门确保审批事项能放得下、接得住和管得好,“一网统管”发挥其应有的综合监管功能。智慧网格2.0“一网统管”体系设计中的“大市场”板块,利用大数据汇入“智慧食安”的应用场景开发,将餐饮服务经营主体根据“高风险、中风险、一般风险”和经营反馈“良好、一般、较差”两个维度、九类划分,形成餐饮企业智慧监管“九宫格”,通过线索发现、任务派发、事项处理、结果反馈,实现快速反应、精准监管,巩固治理成果。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愿景就是让其功能更强、体验更佳、口碑更好。要从“能办”向“好办”转变,加大环节精简和流程优化再造,强化跨部门协同和前台综合、后台整合,更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统管”建设的方向是锁定“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目标定位,在一个端口上实现城市治理要素、对象、过程、结果等的全息全景呈现,在一个平台上对城市治理各类事项进行集成化、协同化、闭环化处置。

        秉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理念,推进全域全量数据汇聚与运用,整合城市治理各领域的信息数据、生产系统,构建万物互联、互联互通的完整系统。着眼“高效处置一件事”,理顺派单、协调、处置、监督的管理流程,推动一般常见问题及时处置、重大疑难问题有效解决、预防关口主动前移。实现“观、管、防”有机统一,以数字化方式展现城市全新景象,依靠技术手段进行智能管理、高效处置,智慧精准预警预判预防风险隐患。“两网”深度融合,体现的是政府改革追求简政放权、提质增效、精准施策的本质要求,也是政府同各类市场和社会主体一道释放市场活力、激发社会动力的前进方向。

        (作者:朱亮高 董幼鸿,分别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