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05日 星期二

    一群“90后”大学生这样写下青春——

    守护绿洲 助力扶贫

    作者:本报记者 周世祥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05日 01版)

        “你们还记得曾叔吧?他家‘镇店之宝’,那根1米多长的巨型肉苁蓉被预订出去了。”在上海交通大学“绿格公益”实践团同学的联系群里,这则消息让大家很振奋——看来“云公益”精准扶贫起效果了。

        同学们说的“曾叔”,是甘肃省民勤县的一位肉苁蓉种植大户,多年前,他还只是以收购药材为生。如今,他家种植的梭梭林已有四五千亩,其中嫁接了肉苁蓉、锁阳的近两千亩。今年春天,曾叔学会在网络平台上直播挖肉苁蓉,这让千里外的客户大饱眼福,像“镇店之宝”这样一单就能卖几千到一万的价格。而推动这一切的改变发生的,则是来自上海的一群“90后”。

        在上海交通大学,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从2015年开始,他们每年夏天跨越两千公里,来到民勤这个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小县城,开展防风治沙工作。曾经,这里的沙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着小城。当地人有个土办法,用麦草制作成方格来固定沙土,队员们于是给队伍起了名字叫“绿格”。固沙后,在方格里种上梭梭树,腐烂的麦草可为植被提供养分,绿色就这样向沙漠纵深蔓延。

        初到民勤的志愿者发现打草方格并不是易事。似火的骄阳、时常的沙暴,缺水少食、打地铺、住简易帐篷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但也恰是这种艰苦环境的磨砺激励了“绿格人”。4年来,他们共组织来自40余所高校的5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累计固定黄沙2000余亩,种植治沙作物3000余株。“最初的队伍是生拉硬凑的10个人,现在队伍已经拓展到上海的多所高校,甚至有四川大学生加入队伍。”“绿格公益”创始人、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刘智卓说。

        “我们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如果能让治沙创造出经济价值,当地人可能就会主动去种树了。”刘智卓介绍,志愿者结合治沙经验和专业所学,提出了一种治沙循环新模式:通过在本身经济附加值低的梭梭树上嫁接肉苁蓉等高经济价值作物,为当地村民创收,又进一步刺激了村民种植更多的梭梭树。这样,在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精准扶贫。为了优化这一模式,他们邀请了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亲临民勤指导肉苁蓉种植技术,上海交大环境学院也与民勤县人民政府完成精准扶贫的对接工作。经过努力,治沙与扶贫的新模式初显成效,当地已形成了肉苁蓉7000多亩、锁阳10000多亩的种植规模。

        经济作物种植出来,销路又成了难题。在每年的志愿行动中,志愿者都会主动通过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对当地的农副产品进行推介,积极拓宽产品销路。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民勤当地正值收获季节的肉苁蓉、人参果等农副产品销售受到极大的影响。

        “人参果一月份上市,但正赶上疫情,人参果滞销,当地政府和电商平台推了微信,我们关注到了,就转到自己朋友圈里让大家帮忙。我们很快想到,其他农产品会不会也出现问题?就主动联系了实践时借宿的家庭。肉苁蓉从三月份开始上市,就鼓励他们做云直播。”刘智卓说,“因为种植梭梭树、挖肉苁蓉的过程对不少城市人来说是很新鲜的,而且用更直观的形式呈现,也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民勤的沙产业。”

        于是,志愿者与他们服务期间借宿的农户们联络,鼓励大家开设淘宝网店、利用微信朋友圈宣传、通过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并通过手机录屏、电话指导等方式讲解如何使用网络。

        “真的要感谢这些志愿者,感谢网络,让我们这里的优质农副产品被更多人知道和认可,我现在快手上有一万多粉丝!”“曾叔”说起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好的沙产品直营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而参与这场别开生面的“网络教学”的志愿者也纷纷表示,在服务国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既是交大人责任担当的体现,更让自己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像我们这样连续去了4年的老队员,都和当地农户结下了很深的感情,有句话叫‘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就像每年寒暑假回家一样,去那里会有回家的感觉。所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我们的心愿。”刘智卓表示。

        “直到风沙止步”是这群志愿者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群“90后”用青春守护着绿洲、情系着农户。冬去春来,腾格里沙漠中的梭梭早已扎根大地、抽芽吐叶。待到今夏,新一批的绿格志愿者又会奔赴腾格里沙漠,在沙漠中种下千千万万希望的种子。

        (本报记者 周世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