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30日 星期四

    促进消费回补 释放经济潜力

    作者:刘俏 沈俏蔚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30日 15版)

        【财经论语】

        在此次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的是服务行业中的小微企业。当前,全国多地实施以发放消费券为先导的消费激励计划。通过消费券的“乘数效应”,短期内能快速刺激消费、带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缓解近3000万中小微企业和近9000万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困局。

        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冲击实体经济,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消费、就业和中小微企业是疫情影响较为集中的领域。

        当前,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引擎”。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8%。如果消费迅速复苏,内需的增加能够推动复工复产和正常的市场运转,有助于尽快恢复经济活力,对冲疫情影响。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要释放消费潜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3月以来,杭州、深圳、郑州等多地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激发消费潜力、带动消费回补。

        消费券作为刺激经济的一种短期政策工具,多在经济急速下滑时采用。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居民消费,消费又增加带动了企业生产,生产增加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就业又可以反过来促进消费。整个过程不仅实现了良性循环且具有“乘数效应”,能够带动更多消费和投资、生产活动,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

        光华思想力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消费券刺激效果明显,政府1元钱的消费补贴能够带来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费。并且新增消费并非“消费提前”所致,消费券过后消费回复常态无明显下滑。新增消费主要流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服务等小微商户。

        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发放消费券、提升消费券使用效果提供了便利条件。国内居民拥有的移动支付账户已经超过10亿,政府平台的消费补贴措施可以精确到个人、商户、企事业单位以及行业,并瞬时完成,操作成本低,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消费券发放渠道的资金、人力耗费和过程不透明等问题。通过支持行业的限定和周期的灵活设计,消费券可以定向、多周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需要更大力度的复苏和重建方案,发放以纾困为目的的现金券和以重启消费为目的的消费券,将促进形成市场供与需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尽快恢复,为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和长远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从长期看,提振消费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首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满足公众高品质消费需求。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打通消费领域的“堵点”“难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补上短板、改善民生。要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带动产品创新,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质量。要积极推动国内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一批能够展示中国优质形象的品牌和企业。

        扩内需促消费,要创新理念和模式,打造新的消费热点。要积极稳定汽车、家电等居民传统大宗消费,同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和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新需求,大力培育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数字消费、智能消费、康养消费等新兴消费增长点,推动线上消费乘势成长,促进线下消费加快回补。

        扩内需促消费,要增强公众购买力,让老百姓有能力消费。一方面要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税率等途径刺激居民消费;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低收入群体和民众予以补贴促进消费,政府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此外,也要营造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让诚信经营的商家得到保护。

        (作者:刘俏 沈俏蔚,分别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