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23日 星期四

    粮食供应有保障 消费者尽可放心

    作者:张晓强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23日 11版)

        【经济界面】

        国以农为安,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既是重要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特别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国的恐慌情绪与日俱增,粮食的重要性凸显。一些粮食主产国为了保障本国的粮食供应采取了禁止或限制购买数量等极端贸易措施,而进口国则在纷纷增加粮食战略储备。这种粮食供需的不正常现象引起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也引起了国内社会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对这一问题,“未雨绸缪”是应该的,对于粮食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松懈,但“杞人忧天”没有必要。当前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消费者尽可放心。

        首先,看一下粮食供给。粮食供给主要包括生产和进口两个方面。先看生产,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多年增产丰产,近5年来一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库存充足,口粮库存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水平。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再看进口,虽然受国内需求增长较快和国内外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从2014年起我国粮食进口量连续6年超过1亿吨,2019年达1.12亿吨。但是,在粮食进口量中80%是大豆,口粮进口仅作为品种调剂,比重不高。2019年,我国进口的小麦、稻谷共604万吨,仅为我国小麦和稻谷产量的1.76%。因此,从总量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引起的粮食禁运风波对我国口粮供应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其次,再看粮食流通。在粮食供给充裕的情况下,有效的粮食需求不光是消费者有意愿购买的问题,还有是否能够买得到的问题。因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和主销区相分离,要实现粮食的有效需求就离不开流通体系。一方面我国粮食流通体系有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下大力气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总体处于高位,中央储备粮规模保持稳定,地方储备粮增储任务全部落实到位,为稳定预期、应急保供提供了强力保障。粮食物流骨干通道全部打通,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格局基本形成,原粮散粮运输、成品粮集装化运输比重大幅提高,粮食物流效率稳步提升。

        另一方面,围绕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新一轮振兴东北战略,我国打造了一批重要粮食物流节点项目,“建了一批新仓、修了一批老库”,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粮食接卸发运设施、粮食中转仓、铁路专用线、专业化粮食码头建设加速,粮食中转效率得到提升,粮食物流集中度不断提高。在全国援驰武汉、援驰湖北的过程中,我国的粮食流通体系保障有力,没有出现粮油断档的情况。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库伦对中国的“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在本次疫情中发挥的作用大加赞赏。

        (作者:张晓强,系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

        (文字整理:李慧)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