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21日 星期二

    他让传统石头村走出旅游致富路

    ——追记宁波宁海许民村党支部书记叶全奖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徐铭怿 蒋攀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21日 04版)

        “明天你到山上等我,见面细聊。”4月17日16点14分,宁波安茉文旅的总经理周宏接到了宁海县茶院乡许民村党支部书记叶全奖打来的电话——跑了几个月,今天终于敲定了投资过亿元的房车露营基地扩建项目,两个人要好好聊聊。

        这边,周宏也有很多要告诉叶全奖的事。啤酒节、音乐节、风筝节和美食节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这都是去年下半年就和叶书记定下的,因为疫情,延误了不少时间。”

        可是,周宏再也等不来那个熟悉的人了。

        4月17日当晚,叶全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后不久便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于20时10分不幸去世。

        站在许家山景区房车露营基地公园前的草地上,周宏的眼光落在不远处空落落的木桌木椅上。10天前,叶全奖就坐在这儿,跟周宏畅想许家山和石头村的未来:“一条小火车将从花海中穿过,还有一条玻璃栈道也将在村里建成。”周宏记得说这话时叶全奖上扬的嘴角和满眼的期待……

    复工复产等不得,疼就自己扛

        叶全奖几年前做过心脏瓣膜手术,不能太过劳累。然而,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战斗中,人们常听他说的,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需要有担当有作为。他悄悄把自己的病痛瞒了下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工作。

        “从1月22日开始,我们就没见全奖书记好好休息过。”许民村村主任叶秀蓬回忆,疫情来袭,许家山这个国家3A级景区,严格设置了卡点执勤。那段时间,叶全奖痛风发作,右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上去,但他不顾医生劝诫,穿着宽大的睡裤,迈着肿胀的右脚,一瘸一拐坚持每天7点前到卡点。守卡点、走山路,落实网格联户责任,上门叮嘱留守老人少出门、勤洗手,直到换班后,叶全奖才去卫生院打点滴,药水从最初的1瓶加到了两瓶。再后来,为不影响防疫工作,叶全奖改打针为吃药,随身带着药片,可忙碌起来忘记吃药也是常有的事。

        “我们都劝他休息,好一点再来,但他说他是村里防控‘总指挥’,必须到岗到位。后来,他疼得坐不住,就靠在卡点的简易躺椅上盯点。”叶秀蓬一直以为老叶书记是因为劳累而说话没那么洪亮了、走路常喘气了。

        这样的症状持续了两个多月。直到4月13日,叶全奖在家人的劝说和陪同下前往上海就诊。本该住院的他当晚又赶回宁海,因为第二天,村里要讨论土地流转和旅游开发的事情。他说:“旅游景区、民宿、农家乐因为疫情停业停工。现在不加紧恢复,一晃半年就过去了,可等不得!”

    “就地取材” 石头村变身网红村

        石屋、石巷、石墙、石路、石拱……许民村是宁波市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有700多年的历史。

        2006年,43岁的叶全奖成为村支部书记时,一起交到他手上的是60万元的村债务和房屋破败、环境脏乱的村子。村民们仅靠种番薯、土豆、青菜自给自足,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当时村民抱着‘金山银山哭穷’,番薯干、番薯粉、土酒等农产品,要走3个多小时山路去宁海卖。”73岁的许民村村民王善炉回忆。

        叶全奖“盯”上了700多年的历史和满山满村的石头。他请专家把脉,修葺好老房子,引进专业旅投公司投资开发。10多年来,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村庄开发和建设中,将石头村打造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首批休闲游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他自己也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千名好支书”、浙江省农村社区领军人才、宁波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如今,这个小山村每年有60万的游客涌入。王善炉再也不用挑着担子走3个小时进城卖农货了,农产品在家门口就一售而空,茶叶也卖出了好价钱。村民还开起了8家农家乐。开元颐居·乡叙、心宿光年等7家品牌民宿也相继落地,平均每家年收入有20多万元。

        可叶全奖觉得,这还不够,他心里擘画了更宏大的蓝图:“藏书阁、石头迷宫、月季花海,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景区,把门票的收入投到更多的旅游项目中去。规划285亩土地已经流转了85%,配上游园车,赚来的车票费给村民分红……”

        再过几个月,叶全奖一手规划和推动的花海玻璃栈道、沿线山路亮灯等项目就能开工,种下的四五十亩花海也会花开朵朵。许民村不仅自己更富了,还可以辐射整个茶院乡的各个村庄,带动它们一起致富。

        8000株月季迎风摇曳、七八辆旅游大巴载着游客来观光,叶秀蓬看到眼前的春光,不禁想起了叶全奖当年说的话:“绿水青山和石屋是村里的宝,要把它们开发起来,打造旅游项目,吸引人气,这样村民才能有收入。”

        擘画者已去,但蓝图犹在,前面有光。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徐铭怿 蒋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