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
2020年4月7日晚10点45分,陈元本走了,享年89岁。这位我国生殖医学的先行者、广东试管婴儿“第一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妇产科研究所创始人,永远离开了他曾为之不懈努力创造新生的世界。
祖籍广东南海、出生于1930年的陈元本,是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受曾为爱国军人的父亲影响,陈元本自幼就有自强不息、为国为民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夕,曾在粤北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抗日救亡活动的陈元本,拒绝了亲友劝他赴国外读书的提议,留在了祖国。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1955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的陈元本树立了通过现代医学治病救人,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目标。
在被分配到郑州市河南医学院妇产科教研组及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后,陈元本完成了多例复杂的巨大膀胱阴道漏修复手术,在河南省率先开展阴道细胞涂片普查宫颈癌的工作,开展了河南省第一例子宫颈癌根治术。
1978年,陈元本经广州市卫生局引进调入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现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后,敏感地意识到科技对现代医学的推动作用。“‘科技兴医’是必由之路。”他曾说。
在当时国内只有上海复旦大学、湖南医大等高等院校开展了细胞遗传学、人类染色体制备研究工作的情况下,陈元本在1978年主持成立了广州市首个细胞遗传实验室,填补了华南地区的空白。正是在那个成立仅一年、仅有简单必需设备的实验室,陈元本带领团队成功制备出了外周血染色体,后来又发现了世界首报核型。
1986年年底,国家卫生部将攻克不孕不育列为“七五”攻关项目,陈元本主动要求开展这项极具前瞻性的研究。当时国内试管婴儿研究刚起步,一个市级医院可以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陈元本回答了医院和市卫生局领导的疑问,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元本事后曾回忆,试管婴儿技术涉及人类生命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妇产科学等多学科,为了编写几万字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大纲”,他翻阅了100多篇外文资料,工作起来几乎是不分昼夜,摸索着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流程体系。从病例预准备、诱发排卵、卵泡发育的监测、及时取卵、精子获能、体外受精及培植、胚胎移植等步骤,陈元本带领团队步步为营,各个攻克。
1989年9月15日、16日,广东省第一例、第二例试管婴儿出生,消息一经传出,引起极大轰动,广东成为继北京、湖南之后,国内第三个掌握这一技术的省份。自首例试管婴儿出生后,陈元本在生殖医学上继续探索,相继开展了卵细胞内单精子注入、胚胎干细胞技术、胞浆内核移植等多项前沿衍生技术。如今的广医三院,已发展成为广东省规模最大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
(本报记者 吴春燕 王忠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