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9日 星期日

    城市居民——请善待野生动物邻居

    作者:阎 昭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9日 12版)

        【环保笔谈】    

        城市中生活的野生动物以及城市中属于“自然”的那些部分,对于公众来说似乎还很陌生。实际上,这个概念的主体并不新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这些耳熟能详的词句中,野生动物已经与城市共存了数千年。

        过去,人类对自然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神化,将自然简化成符号图案,托物言志,入诗入画;二是物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向自然索取食物、药物和工具。今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我们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作为地球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野性自然”的那一面亟待被人们了解。

        只有当多数人开始关注到鸟类迁徙的路径,开始意识到捕捉饲养野生动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开始注意到杀虫剂和灭鼠药滥用对生态产生危害时,城市动物这个话题才更具讨论的空间。而这个基础需要两种重要的素养——一是现代自然科学,二是现代生态伦理。培育这种素养的过程,离不开理性和感性力量的推动。其中,理性的力量主要通过教育、科学和行政司法体系来建立理性认知与行为规范;感性的力量主要通过文艺作品和媒介传播获得直接感受和伦理认同。

        作为一名纪录片工作者,我认为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总是能在认知和感受之间取得美妙的平衡,甚至可以对观众的知识结构和伦理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比如《海豚湾》《地球脉动》《第三极》等。所以几年前,我们就认为在城市动物这个新的公共议题中,纪录片不能也不该缺席。

        经过三年拍摄制作,国内第一部城市动物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我看到了许多观众的留言和评论,意外的是,这部片子让那么多截然不同的人心中产生同一种触动和共鸣。过去,每年冬天都会有成群结队的长耳鸮来北京越冬,在天坛和国子监观赏树上的猫头鹰是不少老北京人冬天独特的记忆;然而,随着人为干扰的不断加剧,长耳鸮与猫头鹰正在渐渐退出北京,难觅踪迹。当看到纪录片的主人公苦苦追寻,在北京南海子公园与长耳鸮重逢的那一幕,不少观众都留言“感动哭了”。

        拍摄早期,我们曾纠结于是否要把知识阐述放在首位。直到我们一次次来到城市中的“野外”——其实就是最拥堵的道路转角、最繁忙的摩天楼楼顶和名胜古迹的一个角落,直到一次次见到动物以弱小的身躯为生存和繁衍做奋力一搏时,我们开始被更原始、更有力量的东西所触动。

        北京雨燕究竟如何完成跨越地球的伟大迁徙,我们无法呈现,但我们能感受到环志时把它握在手里的分量。灰鹤的腿里静脉血流量少,不散热不怕冻,可以一直站在冰上,我们也跟它一起在冰湖上冻了一天一宿。红隼繁殖期的生活史,我们没能完整表现,但在电池用光的最后一刻,我们见证了最后一只小红隼破壳而出,长成为一只像样的猛禽,在暴风雨来临前飞翔。

        事实上,对自然的感受能力是人类永恒的初心和情感纽带,它深藏在我们的基因里。不论民族、文化还是年龄的差异,我们都来源自然,也永远无法离开自然。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没有一样能从根本上撇开同自然的关系。而这一切,在越来越喧哗的城市中,在越来越忙碌的生活中,往往被忽略、掩盖了。

        对自然的感受不会失去,需要的只是唤醒。这些就是我们最想传递的东西。相信有一天,提到身边的野生动物,我们都可以说上一段同自己有关的故事或经历。

        (作者:阎昭,系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导演)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