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厅】
当前疫情尚未结束,非接触成为社交活动的新要求。“云招聘”“云面试”甚至“云入职”为当前就业求职提供了新的形式。如何看待这些途径对稳就业、扩内需的意义和作用?今年我国就业形势如何?如何多措并举稳就业?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
记者:您如何看待疫情催生的“云时代”就业方式创新?这些新途径对稳就业具有哪些作用?
郑功成: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招聘活动也进入了高潮时期,它能够在避免人员直接接触的条件下实现就业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既满足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又节省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循传统方式实现就业的成本,还减轻了疫情期间交通的压力,对稳就业具有特殊意义。同时,这种招聘方式不受传统招聘方式的时空限制,可以进一步促使公众关注网络上的就业需求信息,拓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视野和机会,是一种值得充分肯定的新型招聘形式。正因具有独特的优势,“云招聘”“云面试”甚至“云入职”在疫情过后也将成为就业领域的一种新常态。因此,应当顺势而为,将其纳入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并提升到政策规范层面,以便为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清晰的指引。
记者: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国的就业面临哪些新的压力?
郑功成:新的压力主要源于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不仅是国内疫情对就业造成的重大负面影响需要时间消化,而且全球疫情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如果没有超常规的举措促使经济增长提速,就业的严峻局面就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恢复与振兴不易,如饮食、商旅等行业必须消费正常才能恢复正常,而消费正常还需要时日。三是产业结构与布局发生变化,如疫情突发导致线上、线下的产业分工与边界处于非常规状态,原有的产业链条布局也由疫情带来了新的变化,最典型的是口罩等防护物资生产供应的地域分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结果必然是对原有的就业结构及分布产生影响。四是新业态的不确定性,如疫情带来的宅经济、云经济及共享员工等新业态能否在疫情过后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会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就业预期与就业实现。五是就业歧视现象,如一些地方对来自疫情较重地区的劳动者采取歧视政策,不仅不利于这些地区劳动者的就业,而且会影响到全面复工复产。因此,厘清当前存在的就业压力源,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来对冲影响显然势在必行。
记者:如何打好稳就业扩内需的“组合拳”?
郑功成:中央已经为稳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复工复产按下了快进键,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全面落到实处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同时还需要着力强化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这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应对疫情及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立足点,还是对冲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着力点。为此,要厘清居民的现实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欲望与潜力,有针对性地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只有消费恢复正常甚至扩张了,复工复产才具有坚实的支撑。二是要高度重视、加快修补产业链中的短板。我国已织就了当今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但从上游到下游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必然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正常发展,如受交通运输及原材料供应紧缺的影响,一些大企业就无法全面复工复产。因此,需要迅速把握制约产业链的短板并下足功夫。三是要将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产业摆到重要位置并着力发展。不能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产业升级上,还需要将积极就业政策细化,更有针对性地支持餐饮、商旅等服务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强力刺激人民群众期盼的养老、育儿、健康、文体服务业发展。四是要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这次疫情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社会服务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而社会工作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角色,社会组织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应当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与城乡基层社会工作,按照每增加一万个社会组织就能够增加1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每个社区多配备一名社会工作者将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的基本思路来扩大就业,进而改善就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记者:怎样通过互联网等技术为稳就业助力?
郑功成: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物资配送、提供相关服务等,证明了科技的强大力量。在助力就业方面,还要做好一些工作:一是引导并普及网上招聘技巧,这是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实现招聘目标和劳动者通过网络招聘实现就业的前提条件。二是搭建全国畅通、全方位覆盖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确保及时、充分、准确地发布就业供求信息,并有重点地推进地区之间的需求信息有效对接,避免供求脱节而影响就业,同时强化监管以确保其公信力。三是不断完善和更新政策指引。伴随社会发展进步和复工复产速度的加快,就业供求结构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一些产业原有的区域布局与细化也会产生变化,需要适时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引,避免劳动者因不知情而失去就业时机。四是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就业相关服务,如办理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处理劳资纠纷、维护劳动者权益等均有必要开辟网上办理途径。
(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