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江苏阜宁:

    用战疫担当彰显党员冬训的强大生机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王 平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5日 08版)

        晚上9点多,结束一天忙碌的江苏省阜宁县立新村村支书陈红明打开手机App“学习强国”,开始了冬训的日常学习……“每天睡觉前至少学半个小时!”作为基层党员教育的“金字招牌”——党员冬训,阜宁县的这项活动已持续开展了多年。虽然2019-2020年度党员冬训“撞期”疫情防控,但是阜宁县全体党员干部用战疫担当彰显了冬训的强大生机。

    “隔空”授课成时尚

        疫情发生以来,阜宁县委宣传部积极开展“不见面”冬训,理论电波天天响,居家网课随时上,红色喇叭传四方,引导党员干部居家学习“充电”。

        4月8日一早,阜宁人民广播电台为“冬训空中课堂”送来了早课。该县利用村村通广播的优势,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疫情防控知识、全面从严治党等多个专题,每天定时“空运空投”循环播放冬训理论知识点。

        与此同时,新媒体让“指尖学习”成为新风尚。除了“学习强国”等中央级的“充电”平台,本土特色鲜明的“文明阜宁”微网站、《阜宁日报》手机报开设的《党员干部冬训》专栏等也是很多党员的“心头爱”。“大家好,我叫王启稳,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人,来自中国最大的村——农村……”江苏省“百姓名嘴”王启稳主讲的宣讲视频,用一口地道的阜宁方言让高大上的文件政策接上了“地气”。

        理论根基扎实,防控举措到位。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一大批党员志愿者拿起手持喇叭和流动音箱,走村庄、到小区、进街道,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传播政府通告和本土化防疫宣讲作品,让战疫声音入脑入心。

    春耕和复工当先锋

        战疫冬训中,阜宁县坚持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生产,党员主动担当起春耕复工的先锋军。

        防疫不误农时,阜宁县通过组织党员干部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劳力帮扶,引导农民和种植大户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为春耕生产下好“先手棋”。在陈集镇韦岳村反季节蔬菜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收割新鲜的生菜。基地负责人韦奇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大棚里的生菜长斑,把我急坏了,幸好村里的农技干部及时帮我出点子!”蔬菜丰收不仅撑起了韦奇的腰包,也放大了本地高效农业的富民效应,当地几十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冬训助推复工,阜宁县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选派精干党员力量到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宣传和服务。阜宁经济开发区要求党员干部亮明身份、挺身出列,为复工企业当好“店小二”。县农业农村局抽调骨干党员为农业企业协调发放贷款1200万元,目前全县3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快速复工31家,复工率达97%。阜宁县还适时举行2020年春季开发区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17家企业提供数控车床、汽车配件等行业近600个岗位,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为企业加速复工提供了动能。

    疫情防控中做主角

        战疫斗争检验党性,阜宁县委要求全体党员亮身份、做主角,人人争当宣讲员、防控员、网格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阜宁县党员志愿者带头创作防疫作品,以快板、腰鼓、小淮剧、三句半等形式录制成音(视)频,在村居大喇叭、宣传车滚动播放。党员干部们佩戴党徽,走村串户,将中央和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宣传到每家每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主动防疫、居家隔离,凝聚起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正能量。

        同时,阜宁县党员干部主动“下沉”,组建了3000多人的防控员队伍,分散在各社区、小区和执勤卡点,以临时党支部为龙头,织牢防控“安全网”。针对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特点,党员干部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芦蒲镇童营居委会管辖一个通往外县的道路卡口,10多名“下沉”党员干部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对过境车辆和人员严格登记检查,用责任和担当把好“设卡查控”关。在沟墩镇的临时医学留察点,共有6批次19名武汉回归人员在此留察,沟墩镇所有医护、民警党员们春节期间全部主动请缨,到岗值班留守。

        此外,许多党员干部争做网格员,深入楼栋,全力做好宣传、排查等工作,充分发挥“探头”作用。住建局网格员朱林森每天都到挂钩的小区宣传防疫知识、测量居民体温、摸排外来人员信息。网格员们还不间断采取电话、微信、上门等形式,对兜底脱贫对象、低保对象等进行全面细致摸排,及时采取措施帮助解决困难,真正实现了帮扶全覆盖、无遗漏。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王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