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9日 星期四

    清江生物群、热河俊兽等研究入选“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重新认识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9日 03版)

        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是什么样子?早白垩世哺乳动物——盖氏热河俊兽揭示了哪些进化趋势?国宝大熊猫的祖先在其基因中传达了何种信息?4月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以下简称“十大进展”),清江生物群、热河俊兽、大熊猫古基因组等研究入选,这些成果,作为我国2019年在古生物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刷新了人类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

    清江生物群、夷陵虫、长臂浑元龙刷新认知

        据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蔡华伟介绍,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自2017年以来,已经发布了四次。“每年所发布的‘十大进展’都在世界知名的学术期刊发表了相关论文,这些进展更新了人类对早期生命起源、生物演化以及古人类等领域的认知。”在蔡华伟看来,“这是对中国古生物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最有力的证明。”

        2019年的“十大进展”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中,距今已有5.18亿年的清江生物群,刷新了人类对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它也因此而位列榜首。这项成果是一个埋藏在岩石层中的软躯体化石库,由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研究团队发现于湖北长阳地区。经过12年化石采集和研究,他们发现,清江生物群形成于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时期,与其他寒武纪生物群相比,这里的生物群相对最多样,新属种比例最高,软躯体生物类群最多,化石保真度最好,而且保存了原生的有机质。

        夷陵虫,对这种生活在5.5亿年前生物的研究,入选了“十大进展”的第二名。它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团队袁训来课题组在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据该所研究员陈哲介绍,夷陵虫的身体分节,两侧对称,而这正是动物演化史上极为重要的革新事件。“这证明在寒武纪之前动物就已经出现了,而此前并没有可信的证据。”陈哲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研究员和其同事,发现了一个有膜质翅膀的恐龙——长臂浑元龙,这个发现在《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刊发。作为“十大进展”的第三名,长臂浑元龙被发现于晚侏罗世早期,它是擅攀鸟龙类中目前发现最完整的骨架,展示了恐龙向鸟类演化历程中,为了适应飞行,出人意料地长出了骨骼——表皮衍生物组合。

    热河俊兽、华龙洞头骨等破解远古谜题

        在2019年的十大进展中,生活在早白垩世的盖氏热河俊兽,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元青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发现,这项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模式。《自然》同期发表的“新闻&观点”文章认为这项研究为探讨早期哺乳动物耳区演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重要证据。

        在安徽东至华龙洞发现的3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也是十大进展之一。这一具有现代人特征的头骨,破解了东亚地区人类演化的谜题。它揭示这一时期东亚古人类已经出现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趋势,现代人在东亚大陆出现时间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早。此外,华龙洞人类化石为论证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此前所发现的人类化石大多破碎、年代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古人类学界对东亚古老型人类向现代人的演化过渡一直存在争议。

        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苏涛研究员、周浙昆研究员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发表了利用植物化石重建青藏高原古海拔的系列研究成果。他们提出,青藏高原在地质时期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这一科研成果为认识青藏高原的抬升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而入选十大进展。

        十大进展的第七项,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红博士等人,对恐龙和化石鸟类羽毛的分子组成所进行的分析研究,这为羽毛的演化提供了直接的分子化石证据,该项成果在线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后,《科学》杂志还专门撰文进行了报道。

    大熊猫古基因组、琥珀菊石等填补空白

        十大进展的第八项——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研究,对于研究现代大熊猫的起源、进化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自然》期刊网站研究亮点专栏对其进行了报道。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赖旭龙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及合作者完成,他们从云南腾冲约5000年前的大熊猫化石中获得了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并运用古DNA方法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得到大熊猫古基因组信息。

        与其并列第八名的是对缅甸琥珀生物群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对一亿年前的缅甸琥珀生物群开展了长期研究,对琥珀菊石的研究表明该琥珀森林位于热带海滨地区,为琥珀埋藏学和白垩纪森林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了新见解;传粉甲虫的研究则填补了早期被子植物虫媒授粉证据的空白。

        最后的并列排名的两项研究有关我国乃至亚洲最早、泥盆纪出露面积最大的森林和一种名为“脊笼球”的化石。前者发现了石松树木演化出最早的根座型根系,同时解释了早期森林与大气CO2浓度下降、海岸带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后者为动物是如何从单细胞演化成多细胞提供了重要线索。

        “人类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存。”在蔡华伟看来,“这些古生物研究,既是在破解远古生物起源和演化的谜题,同时也为人类和地球今后的发展起到预示的作用。”

        (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