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7日 星期二

    美丽家园,绿色铺底

    作者:本报记者 张胜 王斯敏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7日 07版)

        【基层讲述】

        讲述人:云南省元阳县黄茅岭乡黄兴寨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第一书记,云南省社科联外联部主任 谭启彬

        位于哀牢山脉南段的云南省元阳县黄兴寨村,是哈尼族、彝族聚居的深度贫困村。2015年,云南省社科联挂钩帮扶该村时,贫困发生率高达52.8%。那时,黄兴寨“晴天黄尘飞、雨天一身泥、垃圾随意丢、污水到处淌”,村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较差,全村几乎没有产业,人均收入较低,能识字、懂汉语的村民较少。

        如何把黄兴寨绿水青山的优势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财富?驻村工作队决心带领当地村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实际上,黄兴寨建设美丽乡村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养殖业方面,我们设立了卢子山马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下生态鸡;在种植业方面,设立了板蓝根种植加工合作社,开展板蓝根的林下种植。现在,经济效益初步显现,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在村民心中扎根。

        为了让环境更美,我们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重点开展了厨房革命、污水管道建设、垃圾桶定点放置、垃圾焚烧炉、垃圾池建设,并组建巾帼卫生队帮助困难户进行收家治家活动,推进牲畜屋外圈养。为了巩固成效,工作队还不定期入户开展卫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转化为爱心超市的爱心积分,供村民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激发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现在,村民们已习惯主动打扫室内和房前屋后卫生,生产生活物品摆放有序,基本做到了垃圾入桶、污水入管,村容村貌、村民精神面貌和卫生习惯有了较大改变。正如村民马减卜所说:“工作队驻村这几年,我们村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目前,驻村工作队在尊重哈尼族、彝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宣传引导,完善村规民约,以绿为底,让新时代的黄兴寨更加美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美丽乡村建设我们还得继续加油干。

        (本报记者 张胜、王斯敏、严红枫)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