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管理,这些城市这样做】
3月29日,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举行了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投试产暨全面加快推进新基建活动。以新基建、先进制造业项目为主的24个重点项目,通过云端直播同时投试产,产值(营业收入)预计将达到1172亿元。随着5G、大数据等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基建相关产业的布局落子,数字广州的框架基本形成,前沿科技正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到这座城市的管理当中。
旨在构建基层党建格局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平台,加上“移动端+大数据”的情况收集和快速处理机制,以黄埔区为代表,广州市正在以“数字政府”建设和强化基层党建为契机,不断深入挖掘羊城这座千年商都的新活力,探索特大城市全周期管理的新模式,打造展现“中国之治”的广州样本。
技术为引 为城市建构智慧大脑
在全国各地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精确收集和迅速传递信息,以及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黄埔区,通过5G、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技术接力,打响了一场数字化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期间,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担心交叉感染,不去又担心耽误病情。多亏了就医云平台,让我们享受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尽可能降低了风险。”家住黄埔区文冲街道的区大姐是一位慢性病患者,她口中的就医云平台,指的是区里推出的“广医五云医院”平台。
疫情发生后,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国移动广州黄埔分公司,以最快速度推出了企业员工在线问诊服务,率先上线了“广医五云医院”平台。基于5G智慧医疗云平台的高清视频线上问诊,缓解了区内各大医院门诊压力,提高了排查效率,减少了其他病患交叉感染的概率。
坐拥广州国际生物岛的黄埔区,是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桥头堡。大量数据分析、大规模文献筛选和科学超算等相关需求,对于新药和疫苗研发而言必不可少。黄埔区依托广州阿里云AI算力,向全区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帮助科研机构、企业等缩短新型冠状病毒分析、疫苗新药研发周期。
如今在广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和广东政务服务网的介入,在让大家享受到高效、便捷、透明政务服务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刚刚创业不久的新广州人张蒙就是这些市民中的一位。
疫情当前,自己的小店能否复工、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如何以最低风险、最高效率实现复工,“一个‘粤商通’App就能搞定,复工出现困难还能随时上报问题和诉求,非常方便。”张蒙给出了答案。
在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指导下,运维“粤省事”等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的数字广东公司,在各平台上线了“疫情防控服务专区”,在精准分发流转、快速响应处理企业诉求,支持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的同时,向用户一站式提供及时、准确和权威的疫情信息和前线抗击疫情事件。
翻开《广州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推进方案》,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未来广州将利用5G、物联网、通信感知等技术,改造政务大厅、社区宣传栏、交通站点等基础设施,并向社会公众提供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的接入服务,向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个性化政府信息在线服务。
“为确保‘数字政府’改革规划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开放性,本次‘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将运用一系列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广州市政府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文涛表示。
“新基建”发力 为城市管理强筋健骨
“新基建”,已成为2020年中国经济热词,其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黄埔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在工业互联网、5G等重点领域,该区布局早、发展快、基础好。随着《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加快“新基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十条》(简称“新基建10条”)的发布,黄埔区有了再一次“先行一步”的底气。3月29日,8个高端高质“新基建”项目在黄埔区集中投试产运营,中国软件CBD是这些项目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
“该项目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信息技术的集聚区。未来我们将引进500家软件企业,有4万人在这里工作。”中国软件CBD投资方、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光南表示。
不久前,“通用软硬件(广州)适配测试中心”和“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也正式在黄埔揭牌。“作为全国首家揭牌的适配中心,通用软硬件(广州)适配测试中心将加速中国基础软硬件生态体系进程,加快提升基于信创领域CPU的计算机设计、生产能力及我国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健康稳步发展。”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徐丹表示。
记者了解到,我国信息产业的软硬件产品与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构建现代化产业生态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就是产业链上各种软硬件的适配工作,其中包括软硬件的适配、整机的适配、系统的适配等方面。
“‘新基建’立足于科技端,其所带来的制造技术创新,将重塑制造型企业从设计到售后服务的整体价值链,势必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基础改造,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李耀尧说。
“要发挥科技支撑对城市治理创新的作用,就必须有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产业和科技产品。而对于广州市来说,现代信息产业是广州市第一支柱产业,现代信息产业体系门类全、规模大,现代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具有全国领先地位,信息化综合指数位于全国大城市前列,是全国信息化发展环境最好、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程度最高、信息消费能力最强、信息化建设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广州市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区域性信息中心。”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对记者表示。
有呼必应 共治共享中凸显“血肉联系”
走进黄埔区萝岗街70岁老人钟居泰的家中,三个白色红外感应器分别安装在床头、客厅和卫生间。它们可以随时捕捉老人身上的热量信号,感知老人行为。如果老人在客厅停留超过3个小时,或是在卫生间超过1个小时,系统会判定属于异常情况,将立即向街道发出实时预警信号,通知附近的看护人员或志愿者上门查看。
如果自己感到不舒服,钟居泰可以直接按床头的紧急求助按钮,街道除了立即通知看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外,还结合社区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与之前协议约定的专业医生联系,一起上门为老人服务。这是黄埔区以“令行禁止、有呼必应”专项工作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实里去,用心用情用功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的一个生动缩影。
2019年2月以来,按照广州市委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格局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部署,黄埔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令行禁止、有呼必应”试点,构建基层党建格局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实现“民有所呼、党政必应,街镇有呼、部门必应,企业有呼、服务必应,党有呼唤、全民响应”的工作效果。在该平台流转的各类基层社会治理事件当中,事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超过99%。
街道是城市治理的“眼”和“耳”,负责发现和反映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是城市治理的“手”和“脚”,负责解决问题;百姓呼声则是城市治理的“初心”和“核心”。“耳”聪“目”明,“心手”相连,构建了“黄埔特色”的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新格局。
长洲街下辖的深井社区花基新村是一个老社区,小区一楼有不少小餐饮店,平时餐饮店的油污与居民排污管混用,经常堵塞化粪池,导致污水漫溢。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谭永良任职6年来,跑过不少部门,但难寻良策。
“有呼必应”平台上线后,通过问题反馈,仅仅月余,经过区民政、环保、环卫、城管等多部门协调配合,花基新村的商户都按照出具的综合整改的办法建了油池,所有的排烟管都安装了油污过滤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只需要通过统一的平台和窗口,系统就能帮助居民匹配最合适的部门解决问题。‘民有所呼,党政必应’真正实现落地生根了。”谭永良感慨良多。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长洲街“有呼必应”试点工作拉近了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的距离,形成了在社会管理上的逻辑闭环。“就像画出了一个圈,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积极响应。当我们党和政府有重点工作要推进的时候,居民群众也能够热烈响应,共同做好这些工作。”长洲街道办事处主任邹勇刚说。
“广州市委聚焦城市治理难题,创造性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形成了令行禁止讲政治、有呼必应为人民、固本强基抓基层、破解难题有作为的良性运行机制,为加强和完善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探索了‘广州经验’,为构建和完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格局创造了‘广州样本’。”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尹德慈表示。
(本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