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故事】
“赖巍、王鹏、曾鹏,组建紧急转运小组,把16病区一个危重患者转运到23病区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23、24病区,是主要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地方,也是“川军”精锐华西医疗队驻守的地方。2月20日下午1点20分,四川医疗队队长、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点将。
2月20日中午12时57分,16病区科主任吴雄飞突然在“东院区驰援医疗队工作群”里发出紧急求援:该病区有个47岁的新冠肺炎男性患者,病情持续加重,需要气管插管行有创呼吸机治疗。16病区是由这家医院的肾脏内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的,没有重症医生和收治气管插管患者的条件。
下午1时18分,16病区收到康焰的回复:23病区可以接收。然而,16病区与23病区虽然在同一栋大楼里,可从7楼的16病区转入到14楼的23病区,转运时间大概要15分钟,这段路,对于转运小组和患者来说,都是一道“生死线”,患者随时可能心跳骤停。
为了尽可能降低患者转运的风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华西团队组建起MDT团队。出发前,紧急转运小组做了严密的转运预演,还准备了两套预案。能想到的可能性都想到了,该带的药品器械也都带了,紧急转运小组从23病区出发。
抵达16病区后,正当人民医院肾科主任吴雄飞团队、华西医院紧急转运小组及东院区麻醉科医生乔芊芊“插管小分队”准备转运相关事宜时,患者情况却非常不乐观。紧急转运小组请示康焰后,决定采用第二套预案,即在16病区行快速顺序诱导插管,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转入23病区。
快速顺序诱导插管,是麻醉科一种急诊插管的手术方式,考的就是手速。在赖巍和呼吸师王鹏协助下,东院区麻醉科“插管小分队”迅速出手,拥有40余次为新冠肺炎患者紧急气管插管丰富经验的乔芊芊10秒内完成气管插管,赖巍医生团队快速连接并调节有创呼吸机,患者氧饱和度迅速上升。此后,患者情况逐渐稳定下来,紧急转运小组决定立即实施转运。赖巍说:“因为推着病床,病人身上带着很多仪器,所以我们不能走快,只能缓缓行,”用了差不多20分钟时间,才穿过这条从7楼到14楼的“生死线”。2月26日,这位患者已成功拔管。
(作者:刘 欢 杜巍巍,分别系华西医院宣传部宣传科科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部长)